现在放了大假,有贴心的侄子陪他回了老家,当悲伤有人分担时,其实真的会好受很多。
再说了,姑苏林家人挺多的,现在又都在林家的学堂里读书,他从母亲去世之后。就不断的拿钱出来资助这些同宗的孩子们实现梦想。也许成功的并不多,但是至少比原来了希望。
加之,他每年也会添一部分的祭田,五十亩、一百亩不拘,十多年下来,倒是积累了不少,那些没考上的孩子们,也不至于一下子就穷困潦倒。林氏家族没了那些作威作福的那些蛀虫们,在正确的引导之下,倒是有同几分欣欣向荣的意思。
林海从当年的万人嫌。现在总算有点家主的感觉了。慢慢的在族人的簇拥之下,找回了一点心灵的慰藉。倒是看上去,没书中显示的那么颓废。反正一时半会的。也死不了的。
不过艾若倒是不很同情他,艾若执着的认为,贾敏的早逝全是林海的错,明明贾敏出嫁时身体非常健康的,如果她同样嫁一个健康的丈夫。她应该很幸福的。她其实也知道,这个不能怪哪一方,但是她就是不能让自己不这么想,所以贾敏死后,她一句劝林海的话都没有,甚至能不见就不见。表明了自己对这位的不耐烦。
不过,她本也与林海不会有什么交集,本就是嫂子与姑父。搭不上边的,直接让人把林华和小肉球送了姑苏林家的老宅,小皇子和路先生也觉得他们住在贾家不太好,于是也跟着去了林家。她乐得清闲,自己就在周瑞家的找来的大宅里安顿下来。
没有贾政。她其实也是无心游玩。当然,其实就算有贾政。她现在估计也没什么心情的。不过想到家里其它的孩子们难得出来,也只能强打着精神,带着贾莹、湘云、还有她自己的小贾璮以拜佛为名,把姑苏几处著名的寺庙一一拜拜。
出去拜拜,自然也不能少了寄居他们家的英莲,当然此时人家还没这名,那拐子就大丫头的叫着,根本就没正经名。香菱是到了薛家,由薛家取的。所以此时,艾若还真不知道该叫她什么,帮人取名这事,她也不好插手,总觉得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生怕被沾了身。
姑苏与扬州本就是富贵温柔乡,人文气息厚重,寺庙都快成了支柱产业,名山大寺数不胜数,艾若想想那个倒霉的英莲,总不能忘记了葫芦寺不是。不过她又不能直接找了去,那葫芦寺按书中所说的,英莲被拐不久,就被烧了。算起来,至少也是六七年了,六七年前的事,谁知道还能不能找回一点影子。
转了几天,名寺都逛完了,还她又不能说,去那些不出名的寺庙,不出名的寺庙,其实也轮不上已经烧掉的葫芦寺不是。真是让艾若万分的纠结。不过,艾若是谁啊,谁纠结她也不能纠结不是,她一般自己不痛快了,于是就得找别人的麻烦,让别人都跟着不痛快。
于是她直接让周瑞家的递帖子给苏州知府的夫人,顺便把什么通判夫人、主簙夫人等等苏州府主要几位夫人都请了来了饮宴。虽说不熟,不过,基本上,这不用熟,接了她的帖子,就是熟人了。
到了日子,人家都赶忙来了,大家分主宾坐下,请姑娘们出来见客,贾莹、湘云、贾璮出来见客,拿了那见面礼,艾若就叫出了英莲。
叫出来,自然要让她说说自己的身世。这些夫人们都跟艾若一样,在家被关得狠了,就喜欢听个戏,请个女先生回家唱个曲子,说说故事,总算听到个真人版的,更不得了,一个个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己。
英莲说真的,各方面都不差,模样好,性子佳,学习能力极强。跟着姑娘们一块上学,把好料子的衣裳一穿,马上,就真的跟大家闺秀一般了。再听她把故事一说,看模样,再听故事,前后的反差也就巨大了,视觉的冲击那不是一般二般的强了。
她的身世本就离奇,然后湘云、贾莹也都是闺阁之中闲得蛋疼的主,说帮英莲找身世,愣是比英莲还积极。平日里就没事让英莲好好的回忆一下,自己还记得什么。这一个多月下来,倒真的回忆了不少事,加之被这些人收集整理,其实英琏都不知道,这些是不是自己记得的,还是被塞入脑中的了。
然后,本就视觉冲击挺大的,这些夫人听完了一个集体加工过的完整故事后,生生的把这群夫人给说哭了。抱着她一口一个我的儿,然后,直接就把手上的玉镯子取下,戴到了英莲的手中,脆生生的保证着,一定帮她找到爹娘的。
这是艾若要的,但还没达到预期的目标,她好酒好菜,还请了个小戏班子,可不是只是为了走夫人路线,帮着英莲找爹妈,她是心气不爽,总要找点出气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