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得了这句话,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当然不指望这王皇后从此之后对自己的皇儿死心塌地,不过,一旦王氏的权势太大了,她一定会出面打压,只要她肯打压下去,皇儿就有机会铲除王氏。自己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如今,也只能托付给自己的儿子,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将这万里江山,收到自己的掌中。
而太子听了父皇的一席话,茅塞顿开,他前世和王皇后对着干,才会让王皇后和王氏联合起来,软禁自己。若是今世也是如此蛮干,只怕双方也是势均力敌,到那个时候,景王坐收渔翁之利,不是还有机会白白得了这宝座?若是自己能在王氏和王皇后之间进行离间之计,可比那千军万马来的强多了。想到这里,太子急忙跪下道:“儿臣决不负父皇母后的期望,定会在母后的指点下,好好治理这天下,不负父皇的英明。”
王皇后听了此言,有点飘飘然,皇帝扫了她一眼,暗自冷笑,可他望向了太子的眼里,却多了一抹质询。“皇儿,还有什么事情,要跟朕禀报吗?”
太子的身子一颤,父皇这句话,分明是问自己,若是自己已经不需要他撑着,他就可以安心走了,若是自己要他撑下去,他还会为自己苟延残活下去。想到父皇日夜受的折磨,太子伏下身子,道:“儿臣无事可回。”
皇帝的眼里闪过泪花,随即抬手道:“梓童,朕累了,想要休息一下。”
王皇后正沉浸在皇帝说的话里头,一想到日后,她万人之上,她就激动不得了,此刻一听到皇帝说累了,忙不迭起身道:“那臣妾告退。”说着,冲着太子使了眼色。
太子立即尾随着王皇后出去。
三更时分,皇帝在乾宁宫闭上了他的眼睛,从此长眠不醒。空寂的后宫顿时传来一片哀号声。
次日,太子穿上了斩衰,戴上斩衰冠,守着皇帝的灵柩三天三夜不吃不语。王皇后带着太子妃和王良娣去看太子,劝说太子,太子在王皇后的劝说下,才开始进食。
过了十日之后,皇帝的灵柩下葬,太子登基为帝,却不改年号,以尊先帝在天之灵——
当苏绛唇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时候,心跳漏了一下。不过,她也顾不上胡思乱想,急忙吩咐府里头的下人全部换上素服,但凡大红大绿的东西,全部撤下来,换上了素白。整个平州,一夜之间,就变成白茫茫一片,家家户户都挂着白灯笼,男女老少全部穿着素色的衣衫,带着素白的银器。
紧接着,太子登基为帝,大赦天下,镇远侯府赫然是大赦的名单之内,珍珠听到这个消息,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整整一日,苏绛唇知晓她的心思,就任由着她发泄。
时间匆匆而过,一晃眼,就过去了三个月,苏绛唇一家人在平州过完了最后一个春节,然后趁着春日来临,河水解冻的时候,随着回来的苏锐一起进京。隔壁的赵府,也趁着这个时候,尾随着苏锐一起进京。
苏锐将偌大的家当,分为了三次搬进京,剩下的那些带不走的,不是变卖掉了,就是送给了族人,那些族人家境都不好,收到这样好的东西,心里存了几分感激,就开始四处传扬苏锐的仁厚。而新上任的族长和长老,见苏锐要远离平州,也纷纷表示不舍。不过,苏锐当场表示他的根在平州,不会忘本,引得那些长老交口称赞。临走之时,苏锐又塞了几张银票给那些长老,说是要长老帮他看着苏府。
第443章 想法
那些长老接过银票,就更加欢喜了。本来帮苏锐看家,那是族人的本分,却不曾想,苏锐居然如此大方,一下子就给了他们一万银票,有了这一万银票,族里的开销就不会那么紧张的。
由于此次进京路途遥远,带的东西和人都多,苏锐选择了走水路,租了三艘大船,将全部的家当搬上船上,顺着水流开往了京城。而赵府紧紧跟着后头入了京。
宋氏上了船没有多久,就一直头晕。苏绛唇担心母亲,又担心弟弟妹妹,就一直在宋氏的屋子里服侍着。
等船听到了一个码头,要进行补给水和食物的时候,苏绛唇才松了一口气,希望父亲买点药回来给母亲治一下头晕也好。
就在这个时候,紫玉上前道:“表小姐上船了。”
苏绛唇微皱眉头,赵婉婉找她做什么?按理说,这船停在岸边,也就那么一点时间,她不抓紧时间吩咐底下的人去补给食物和水,上自己的船做什么?不过,苏绛唇随即又笑了,这等小事,怎么会难得到她赵婉婉?以她的能耐,只怕早安排妥当了。
苏绛唇拾起箩筐里头的针线,对紫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