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传令岳飞部,和罗士信部,命其攻打青州。”
“届时由于王上发缴令在先,袁绍定然没有太多防备,甚至说不定,还会主动出兵我洲。”
“到时,无论是那种情况,我军攻伐青州之事,必然顺利无比。”
听完刘伯温所说,刘和顿时明白过来,刘伯温这是想声东击西。
开始问自己愿不愿意,无非也就是担心自己舍不得这点虚名。
一念及此,刘和当即回道:
“伯温所言,确实是条妙计,不过孤还有一个疑问?”
刘伯温知道,刘和这是打算先打青州了。
追问,不过是为了,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念及此处,刘伯温顿时拱手回道:
“王上可是疑问,若是董贼来袭,我军该如何处事?”
刘和颔首点头。
见状,刘伯温继续说道:
“王上,其实臣所想,与两线作战无异!”
“只是董贼这边,只说不打,袁绍那边,则是,不说,直接开打。”
“所以董贼若是来袭,王上只需率军正常防御即可!”
刘伯温话说到这里,刘和顿时明白了刘伯温的全盘打算。
当即赞道:
“兵法之道,虚虚实实,真假莫测,伯温尽得其中三味矣!”
刘伯温闻言,嘴角上扬,拱手一礼答谢,未发言语。
见状,刘和心知,刘伯温这是不愿再出风头,当即也就没再多说,而是聊起了具体作战事宜起来。
一日后
刘和发布缴令,广传天下,声明自己要率兵诛杀董卓,迎接天子。
此令一出,顿时天下为之一震。
收到消息的各路诸侯对此皆反应不一。
其中袁绍暗喜不已,心想,你既然如此忠心,那就别怪某家,趁人之危,夺你冀州。
曹操则是对着一众下属感叹道:“吾不如刘子钰多矣!”
刘备,吕布,袁术等野心家,对此,没有明确的表态,只是纷纷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唯有刘焉,刘表,陶谦等人,对刘和此举,大肆赞扬,甚至都有出兵相助之意。
至于当事人董卓,简直气的不行,一怒之下,直接连杀了在洛阳的数名汉室宗亲,直把汉献帝吓得小便失禁。
洛阳城中,更是人人自危。
盛怒过后,董卓回过神来,直接命人传李儒前来议事。
李儒对于这条消息,先是一惊,随即就是一阵狂喜。
无它,在王允的美人计事件后,李儒一直在想,怎么劝董卓发兵。
不比他人,李儒很清楚,董卓对于整个西凉集团的意义。
别看董卓,这时候,夜宿皇宫,只顾享受,一副败家子的样子。
但董卓在西凉集团中的威望,却是无人可比。
虽说,西凉集团的将领,也都敬重于自己。
但李儒心知肚明,这种敬重,只是因为董卓还在这里。
要是董卓没了,那他李儒,绝对是第一个遭殃的人。
没有那个汉臣会放过他,也没有那个西凉集团将领,愿意自己头上,还有一个太上皇。
是以,李儒在王允死后,便一直在想,怎么能让董卓,在天下的凶名,更上一层。
不为别的,就为了往后余生,能过点安稳日子。
可李儒想了又想,楞是没想到,有什么好办法。
你要说,劝董卓出兵,打几个诸侯玩一下,可董卓在诸侯联军讨董的时候,就明确表示了,自己不想得天下,只想快乐的过完后半辈子。
你要说,对董卓进言,说天下已经有诸侯能威胁到你了,你的好日子过不久了。
可董卓现在胖的跟猪一样,身上毛病一大堆,早就看开了这些。
指不定还会说出一些没志气的话,来反过来劝服自己。
每当思及此处,李儒就头疼不已。
是以,在收到董卓相召的消息后,李儒第一时间,便跑了过去。
见到李儒来的这么快,董卓很是开心的说道:
“文优,还是你好,本来我想的是,咱们,安稳过了这后半辈子算了。”
“可现在偏偏有人,看不得我们过好日子,文优,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岳父大人,儒觉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还有人,敢针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