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科举之后,臣已收揽了不少人才。”
“别说陛下,只派出一个张居正,就是将狄仁杰,法正一并派出,臣也绝无意见。”
闻言,刘和大笑不已:
“哈哈,文若这可是你说的。”
“伯温,到时候,你可要给孤作证!”
“陛下放心,到时文若,要是再缺人,向陛下诉苦,臣一定作证。”
刘伯温说完,君臣三人同时大笑不已。
随后又浅聊了一下,各州政事,便没再多说。
……
时间推回到,鲜卑进犯之时。
鲜卑原本分为拓拔,宇文,慕容三部,但由于前几年的大战,被薛仁贵强势击破后。
三部可谓名存实亡,这也就给了轲比能机会,从而一统鲜卑。
统一鲜卑后的几年,轲比能没有急着发难,进攻薛仁贵,而是一直默默在积蓄实力,等待时机。
这一等,便是几年。
直到收到,曹操,刘表,陶谦,袁术四路诸侯,一同讨伐刘和的消息后才开始动手。
本来一开始轲比能想的是集结兵力于一处,以势压人。
可后来轲比能想了想,觉得这样不好,很容易被薛仁贵率大军,同打宇文,慕容部那般,一下就将自己打残。
想到这里,轲比能觉得还是分兵比较好。
不过轲比能很聪明,深知分兵分的太多太少,都不行。
于是他便想了个办法,故布疑阵。
首先他将自家二十万大军,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十万大军由自己带领,主攻新民。
一部分八万大军,交由自己手下大将左野木带领,攻击新民附近的阜新。
最后的两万大军,则是分成四部,分别朝高显,宽城,柳城,建昌四城发起进攻。
在这种攻势下,很快这些城中的加急军报,便到了襄平城中王猛的桌案上。
看完这些求救信的王猛不敢大意,连忙命人请薛仁贵来商谈。
薛仁贵到来后,王猛没有多说,而是先将军报递给了,薛仁贵。
见到如此之多的红色军报,薛仁贵脸上顿时变了颜色。
一一看过后,薛仁贵想了想,说道:
“先生,这其中定然有鬼,鲜卑长居塞外,从来都只听闻,其擅长骑射,未有擅长攻城一说。”
“而眼下,其居然,同时进攻我六处边防要地。”
“且不说其目的为何,就单说经过几年前的一战,鲜卑三大部族,基本已无什么可战之兵。”
“纵使这几年,鲜卑得到了恢复,也决然不可能,能同时派出六路兵马。”
王猛点了念头:
“确实,我也觉得其中有诈,不过这等军机大事,不能仅凭推测。”
“仁贵,我建议,立刻联系,驻守这六城的将领,探知具体情报,好做应对。”
“好,我这就命人去办,不过如果鲜卑,是故布疑阵的话,必然不会轻易让我等看出。”
“某家觉得,还是做两手准备为好,以免到时,战事一起,被打个措手不及。”
王猛闻言,手指轻敲桌面,沉吟了会,道:
“鲜卑来犯,还摆出如此阵仗,必然声势不小,单靠驻防边军,绝对抵挡不住。”
“这样,仁贵你先将麾下军团聚集,分为两部,交由周青,杨延兵带领,每个人负责三座城。”
“不过先别急着进城,暂且驻扎在三座城的中心点上。”
“等斥候,查明鲜卑具体动向,或者其主动攻城时,再向具体城池进发。”
“可以,不过,鲜卑已经来犯,不管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咱们是不是先该上报陛下?”
面对薛仁贵的建议,王猛摇头,拒绝道:
“不着急。“
”陛下既命你我二人,总揽辽东,三韩,高句丽等地,那我等二人,就要做好,不能一有什么事,就禀告陛下,向其诉说。”
“当然也不是不说,只是迟一点,等情报明确后,或者问题解决后,我等再率上报说与陛下听,也是一样的。”
薛仁贵明白王猛的意思,当即没在这个事情上多说,出门往军营而去。
两日后
轲比能命分成四部的两万大军合一,朝宽城发起突袭。
宽城现任守将乃薛仁贵的火头兵兄弟李庆红。
一番艰难的抵抗后,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