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下战乱的原因,也没有多少钱。
全靠原先的老底,以及刘和统辖范围内的生意,在撑着。
想到这里,范蠡不禁疑惑的问道:
“敢问陛下,是何办法,能在短时间内,筹集这么多资金?”
“办法很简单,就是发放国债!”
“让子民认领,等我们有钱后,再适当追加点利息,还给他们。”
“并给予这些人,一定的荣誉,让他们,有一种自豪的感觉。”
范蠡是个心思通透之人,听见刘和这话,顿时明白了刘和的想法。
但很快,他便想到了其中的弊端,不由说道:
“陛下,发放国债,确实能解燃眉之急,减轻我朝财政上的压力。”
“可陛下,您想过没有,若是届时,有人伪造国债凭证,该如何是好。”
闻言,刘和轻笑一声:
“少伯,这点你放心,孤既然说了出来,自然也想到了这点。”
“这也是孤,为何说,要给他们一定荣誉的原因。”
“敢问陛下,是何良策,竟能解此忧患?”
“办法很简单,将认领国债人的名字,立碑于城中,并登记造册,地方执一本,中央执一本。”
“陛下智计百出,臣佩服!”
“不过,陛下可有想过,发放多少国债!”
刘和沉吟了会:
“暂定十万万贯吧!”
“一贯起认领,将此事,通告各地方,让他们去办!”
“少伯,你就带队负责协调,另外再派于谦给你当助手,以防其中,有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