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哄哄的车间倏然一静,原本吵得不可开交的众人都齐刷刷地转头看向门口处。
外面的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太阳炙烤着大地,如果有人静心细听,仍能从干燥的空气中感受到传来的阵阵余响,而此刻的老街城站台上,大部分的民众早已被疏散撤离。
有些反应快的随行官员很快就回过神来,不稍片刻车列内便是一片哗然。
“岂有此理!郑崮焉能反了!”
菱音帝姬还未来得及出声,最先开口呵斥,稳定军心的反倒是随军的圣姬大将铁云将军。
众人听着铁云将军的义愤填膺,心里也不禁升起一股怒火,纷纷为菱音帝姬打抱不平起来,说郑崮狼心狗肺,忘恩负义,辜负了帝姬大人的信赖云云。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信了甲士骑兵的只言片语,他们不仅接受不了千里迢迢赶来的却是这个结果,还自认个人还算理智,对摔跪在地上毫无形象可言的甲士骑兵横眉质问道。
“你是从哪里得到的信息,这可不是件小事!若是你误听了小人的谗言,胡说八道耽误了军机,我们拿你是问!”
“对,对啊!怎会如此呢!你确定你看清楚整个全貌了吗?万一你认错了或者听错了呢?”
更有甚者曾经接受过郑崮家族的恩惠,对甲士骑兵的话嗤之以鼻道。
“我相信郑崮殿下的为人,他是绝对不会背叛大明的,曾经在我落魄时大人还曾指引过我,告诫我不可负了大明百姓,凡事相忍为国。”
“此事定有蹊跷,我瞧这位骑兵将士也有古怪,他是不是在故意离间我们和大人!我们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定下罪责!”
“对,对,肯定有小人在从中作祟……”
“这可不一定!我早就看出郑崮乱贼的不对劲了。”
正在说话的部将向来和那接受过郑崮恩惠的将士看不顺眼,势如水火,一听到他帮郑崮说好话,顿时忍不住反唇相讥。
“你当刚刚的巨响岂是儿戏?我就说,这世上怎会有如此惊人的巧合,我们刚到老街城歇下,紧接着前往古骡城的道路就被炸毁,搅得周围人心惶惶。”
“当下除了你那所谓的大人,还有谁有这个能耐?呵呵,你现在帮他说话,不会也是他的人吧?”
只是帮说了句好话就被冠上叛贼之名的将士霎时气得满脸通红,特别是看到周围人投来异样的眼光,更是受到刺激般,指着不怀好意的对家大吼道。
“一派胡言!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各位将士们,你们休听小人言,我李某人的品行如何你们还不清楚吗?”
“我发誓,我对大明的忠心,天地可鉴,和叛军毫无瓜葛!”
说着,将士手指那位部将眯眼怒道。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这污蔑我,就是为了报我上次在酒舍里坏你好事的仇吧……”
菱音帝姬已经从最开始的震惊中醒悟过来了,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原先想好的计划全被打乱。
本就思绪难以清理,现在还要听下属吵架,关键是他们吵来吵去都吵不到结果,还牵扯到以前的恩恩怨怨,包括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车间内乌烟瘴气。
菱音帝姬听着身边的聒噪,整个人变得心烦意躁,明显有风暴在眼眸中酝酿,到了最后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厉声喝道。
“肃静!这事情还没到最后一刻,怎能自慌手脚,你们哪有一点作为大明将军的风范?难道我大明的将士,就是如此不堪一击吗?”
“不管局势如何严峻,我们都应当自持冷静,好好商议解决此事,而不是像市井小民一样吵来吵去,吵难道能吵出个结果来吗?”
经过菱音帝姬的训斥,底下争论不休的众人再次静言,有的战战兢兢,有的面露不屑,但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安静下来,望着他们整个军列中权威最大,象征着大明身份的菱音帝姬。
菱音眼看成功控制住了现场,眼神凛冽地扫视一圈,最后停在最先开口稳住人心的大将铁云的身上,不紧不慢道。
“刚刚铁云将军所言极是,郑崮焉能反?如今郑崮乃是拉玛郡王一系,唯一适龄的王位继承人,他何为要反?他又岂能如此不智?”
铁云将军对菱音帝姬双手抱拳,低头沉声道。
“是的,在下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才会得此言论,不管怎么说,这次秘访古螺城,本就是要抢在局势彻底无救之前,看看能不能通过拉拢拉玛王室势力,镇压叛乱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