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官场:开局拽范进教圣人顿悟 > 第9章 大醉忘记刘尘言,三人差点翻墙头!

第9章 大醉忘记刘尘言,三人差点翻墙头!

县衙客厅内。

范进先是按规矩走了套拜谢流程,汤知县谦虚一番后,几人这才落座吃茶闲聊起来。

此时的刘尘虽“手眼通天”,但身份还是个管家,所以被安排在仆役那面小屋待着。他原想扒窗根看看张乡绅是否会忘记自己所言,但考虑到范进也在场应该可以提点一二,便安心喝茶,不问世事。

此刻会客室内气氛正酣,汤知县先发问:“范生,为何不去会试?”

范进解释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

汤知县心里大震,忙叫换去了原本装饰,在后堂布置了就餐会场。范进要求一切从简,先是换了磁杯,又换了双竹子筷。他正在犹豫要不要吃燕窝碗里那块极品大虾丸子时,刘尘敲黑板的严肃形象突然在脑海升起,范进一个哆嗦,再也不敢塞大虾米入口了。

范进这边表现良好,但张乡绅这边放开了喝就容易忘事儿了!汤知县出去了一趟后神情肃穆,见脸红脖子粗的张乡绅尚存理智,便询问道:“静斋,有个棘手的案子想和你碰一碰……………..”

一时间,他把那件儒林外史的送牛肉案子提到了日程。张乡绅开始了口若悬河之旅,当然少不了刘伯温的似真非假典故,把自己这位世叔知县整的晕头转向,最后还是问道:“你看这事如何处置?”

张静斋道:“依小侄愚见,世叔就如此如此……….”范进正巧上厕所去了,而他又忘记了刘尘的嘱咐,就这样原剧本再次上演了。

第二天清晨,刘尘给范进和张乡绅请安时问道这茬子事儿,张乡绅这才拍了一下脑门,表示忘记提醒了,还让汤县令把五十斤牛肉都给放到犯人枷上示众!

刘尘一听感到不好,连忙喊两人商量,今天趁着清晨赶紧走,走晚了就得翻墙了!!

关系到身家安危之事儿,两人这次对“知天意代表”刘尘可是言听计从,连忙留了个帖子在后院,带着仆人便往回赶。道上,张乡绅问:“这个事后来会如何?”

刘尘道:“很快就知道了,大人!还有那严贡生的猪事件!”范进和张乡绅对视一眼,纷纷信服不已……..

四月底五月初的时间总是很短暂,比如范进和刘尘的马车已驶离广东广西,即将穿过云南到达贵州这一路,范进都觉得意犹未尽!

范进按照刘尘的指导,在已知大道心学所在的前提下对照四书,一一查摆对应,竟然都能与阳明之道契合!这让他心里年少时才有的求知欲和发展欲急速膨胀!

刘尘看到此,满意点头。范进内心已满足拜入阳明门下时那种看知识就眼红格物的绝佳状态!

就这样,几日后终于到了龙场驿。此刻的的龙场驿可真是大变样!平地里起了一栋气派的高大木屋,还修了一个小亭子。刘尘和范进心里一喜,这可比天天当山顶洞人要舒适多了!

仆人老李上次见过刘尘,自然大老远便迎了上来道:“先生安好!主人天天念叨先生的好哩!”

刘尘笑着将范进介绍给老李:“这位是范举人,是我介绍来找守仁兄求教的!”

老李连连作揖,举人可是老爷级别,那是一定不可怠慢的。

刘尘问:“守仁兄呢?”

老李道:“正在给贵阳来的学子授课呢!我去通报一下?”

刘尘摆了摆手道:“不用!正好我和范大人一起去听一听,如何?”

范进笑道:“那是最好不过了!”

两人在老李引导下悄悄进了那讲堂,进去一看,嚯!四十几平的地方,满满当当坐了三十多人,王阳明正在前面八米左右的方台子上盘腿坐好,为听众们讲述“良知”!

王阳明那边,正讲到兴起,突然见两个脑袋探了进来,乍一看以为是老乡来喊吃派饭的或者发传单砸场子的,再略微一看,心中大喜!

他刚要站起来招呼,却见刘尘眨巴了一下眼睛打了个熟悉的手势,意思很明白:楚河汉界,互不干扰!你讲你的,我们听我们的!王阳明微微一笑,继续讲述起来。范进则激动不已,盘腿坐下后很快进入了状态。

不得不说课堂和独学的氛围的确不一样!王阳明给刘尘“吃小灶”单独探讨一二时,刘尘都心不在焉,但和众位士子在下面听王阳明简易的“大锅饭”分析,反而听的别有一番滋味。

但见王阳明隔着缭绕的檀香烟火徐徐道:“我之所以将这里称之为何陋轩,灵感来源于孔圣人!当年孔子曾居九夷,随从认为条件简陋,但孔子不认为!他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王守仁因言获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