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并没有耽误太久便把木匠请到了曹昂所在的别院。
来人是一对父子,这名汉子居住在颍阴城东,经营着一家王氏木匠坊,父亲名为王治,旁人多称呼其为王工头。
父子两人穿着粗制的灰褐色麻衣短襦,面庞黝黑,身形消瘦。他们躬着身子低着头,局促不安地站在庭院内,布满老茧的双手紧紧握着工具匣子。
曹昂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父子两人,只是那审视的目光令两人更加不安。
“看的懂图吗?”曹昂开口问道。炉子办事一向麻利,令人放心,但为了保险起见,他必须亲自再确认一遍。
“大多数图都能看得懂,小人以前在匠衙做过工。”汉子迫不及待地回答道,生怕晚了一步错过这一单生意,但他话也不敢说的太满,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
“我阿爹手艺很好的。”
王治身旁的少年有些怯懦的开口补充道。那汉子闻言面色突变,连忙把手上的工具匣子放下,用手捂住了少年的嘴,脸上挂着赔笑。
“小儿不知礼,请公子宽恕则个。”
曹昂无心为难这对父子,便挥了挥手让一名侍婢拿了些铜钱,然后他又回到书房取出一张图纸,递给了那汉子。
王治接过图纸,扫了一眼,眼底露出一抹难色。
这一神态变化自然落在了曹昂的眼底。“有难度吗?”
“公子给的图纸委实精巧,小人一时间有些不能领悟其中奥妙,还望公子指点些。”
王治硬着头皮回答道,这图纸与他平时所见大有不同,但是看图很难做出合适的样物,若是就这样回去,怕是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嗯?”曹昂一阵疑惑,他给的不是最简单的三视图吗?怎么会看不懂呢?
曹昂在此之前基本很少接触当下的木匠与设计,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认知和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何不食肉糜。
因为洛书阳的存在为曹昂带来了一些超前的认知和能力,但这些记忆是琐碎凌乱的,曹昂暂时还不能真正将这些记忆与这个时代结合起来,因此就会产生一种格格不入的割裂感。
举个例子,在广东买菜你可以要求商贩进一步精加工,比如去皮,去鳞等,但在北方却不会提供这种待遇。
曹昂面对的就是这种认知差异,他只能暂时按下心头的疑惑,为这位木匠细心讲解。
经过一番曲折之后,王治终于掌握了诀窍,三视图比他日常接触的图样更加精确,也更加容易理解。
心里有了一番计较,王治继续开口道。
“不知公子准备用何种样料?什么时候取货?”
“我不懂这些,具体用料你自行斟酌,这是定金,取货后尾款一并交付,至于取货时间,自然是越快越好”曹昂摇了摇头,同时示意一旁的侍婢把一吊钱交给王治。
王治思索一番,这物件虽说精巧但实际并不复杂,花费一番功夫三天交货应该不难。
“公子,小人建议用松木制造,松木清香,纹理天然,色泽明亮,完成后再请漆匠师傅描金,既能防腐又大方美观,至于取货定在三天之后,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王治打定主意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可。”
曹昂对于王治的安排很满意,王治也懂得察言观色,见事情已了便主动退下。
……
三天之后,曹昂本意是让炉子去取,但却没想到王治亲自将货送上门来。
摆在曹昂面前的是两块方形物件,一大一小,因为漆匠描金的缘故,其呈现出棕褐色的光泽,六面分别刻有篆文,分别是仁义礼智信德。
曹昂随意拿过一个,扭动几下上面的文字也随之被打乱,再次扭动一番则各归原位。
“不错,手感温润,棱角抛光不硌手,而且扭动自然,描金顺畅美观。”曹昂看着手中的魔方,满意地点了点头。
“炉子,你去取一吊钱交给王工头。”
曹昂心情大好,决定给些赏钱。
“公子,小人不要钱财,却有一个不情之请,求公子恩准。”王治面色一动试探地开口询问。
“何事,但说无妨。”曹昂将魔方放下,饶有兴趣地问道。
“王治愿入曹家门下,给公子做个木匠。”王治面色恭敬低头就拜。三日前他回到自家工坊便着手做这魔方,同时有意无意地打听曹昂的消息。
得知曹昂乃谯县曹家长孙后,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