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开局要玩完,家业要靠自己挣 > 第14章 大宴宾客

第14章 大宴宾客

两个月时间在大雪飘飞中悄然而逝。

光和元年冬月(即农历十一月)荀家着手筹备寿宴,大宴四方宾客,庆贺荀家荀爽五十寿辰。

在儒学主导的封建时代,五十岁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按照先师仲尼的说法“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岁是一个人智慧沉淀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由中年迈向老年的转折点。

对于荀家来说,荀爽的五十岁寿辰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寿宴,更重要的是一种宣告。

在过去十数年,荀爽因第二次党锢之祸牵连,受到宦官迫害,被迫流亡,隐遁汉滨,直到这场政治迫害的高潮平息才得以重返荀家。

光和元年,灵帝下旨褒奖颍川书院,看似是曹嵩从中周旋的功劳,实际上反映的是皇帝对于荀家乃至代表的世家大族的妥协。

因为党锢之祸的缘故,颍川派系在朝堂和地方都受到打压,如今旧日阴霾消散,荀家欲借此重振声望,所以才会大张旗鼓的筹办这场寿宴。

随着时间的临近,曹操代表曹家也来到了颍川,其他世家大族,名士勋贵自然不必多说,早已在荀家安排的各处偏院住下。

来访宾客和名单上相差无几,令曹昂感到意外的是本来杳无音讯的蔡邕竟然也私下来访。

蔡邕通晓音律,擅长书法,历任郎中,议郎等皇帝近臣,此时应该在京都任职,服侍皇帝,却不想来这颍川?

荀爽的寿辰被定在冬月初五,来访的宾客自然不可能一直在偏院等待,大多都在四处走访,结交名流,毕竟社交才是人的主属性,人是社会动物。

曹昂的老爹曹操来到颍川后简单看望丁夫人与曹昂母子一番后便再也不知踪迹。

丁夫人对此颇有怨气,曹昂只能安慰她说估计是去看望桥玄,蔡邕这些忘年交了吧。

曹昂也没有闲着,除了忙于准备接下来的寿宴与拜师,在荀彧的引荐下,他结识了不少颍川士子。

这些士子不少是未来曹魏集团的肱骨之臣,如陈群,荀攸,钟繇(yao),其他的也多留名青史,如徐庶,司马徽,戏志才等。

陈群,钟繇平日深居简出,曹昂在书院与其二位有过一面之缘。荀攸与戏志才之前外出交游,若不是此次荀爽寿宴一时半会怕是回不了颍川。

司马徽仰慕伯夷叔齐,立志不仕,一心做个山野散人,徐庶本是游侠儿,向往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近来受人点化,幡然醒悟,决心苦读。

几人虽然志向不同,但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数次相聚皆是宾主尽欢,对于曹昂而言,他对于颍川这处人才聚宝盆可谓垂涎已久,对于荀彧等颍川士子则是感慨于曹昂的天资。

虽然只是黄发垂髫的小儿,但荀彧等人却将其引以为知己,平等以待,司马徽更是感叹道。“莫非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乎?”

在冬月初四,也就是荀爽寿宴的前一天,荀爽着人将其传唤至其所居偏院,因为有荀彧提前通气,曹昂心态倒也平稳。

偏院内,数位老者和中年男子席地而坐。他们有的眉宇含笑,有的面色肃穆,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股气度,毫不夸张地说往里面扔上一枚手榴弹,大汉名士能少一半。

坐在首位的当然是荀爽这位荀家之主,荀爽左侧两位曹昂倒也识得,分别是荀靖和蔡邕,荀靖不必多说,初至颍川求学之时已经拜见过,蔡邕则是近来由曹操引见相识。

至于其他人,曹昂有所猜测但也不大确定。

看明白情况的曹昂老老实实地躬身行礼,等待荀爽的安排。“小子拜见荀郎中,蔡议郎,拜见各位先生。”

面对这些老东西,别说曹昂,就是他爹曹操来了也要老老实实装孙子。

简单的见礼后,荀爽便开始为曹昂引见在座的名士。

位于荀爽右侧首位的是一名老者,身着褐色直裾,面色肃穆,身形高大,犹如劲松青柏,这位老者即是未来的汉末三杰之一——卢植。

卢植右手下位的长者鹤发童颜,身形消瘦,麻衣木屐的装扮在这宴席之间显得有些随意。这就是卢植同门师弟,当世显学郑学鼻祖郑玄。

郑玄身旁穿着是一名靛蓝色锦袍的中年男子,他的面容与荀爽有七八分相似,经过荀爽介绍曹昂得知此人乃是荀氏八龙的老七荀肃,他出现在这里主要是为了陪客。

再看蔡邕这边,蔡邕下位是当代陈家之主陈纪,曹昂近来结交的好友陈群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