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第一周的周五,从半下午开始,学生活动展厅就忙碌了起来,四中要开一个迎新晚会。
九月迎新,六月送考,这是四中每年的特色节目,新老交替周而复始,织出四中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
占宏后来找到徐江鸿,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总之后来学校宣传栏贴出了告示,禁止学生捕风捉雨传播不良信息,附赠一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占宏甚至开了一个主题讲座,请一年级的学生畅所欲言,何为实事求是,何为慧眼辨真。徐江鸿没再在课堂上点闻语秋的名,只是在讲课的间隙,不经意地扫过她的身影。闻语秋并不避讳他,正常举手回答,正常眼神交汇,避嫌太过便是做贼心虚。
她虽然问心有愧,却从来没打算开展一段校园恋情。她和徐江鸿最美好的回忆终止在那个晚上,千里迢迢赶来救她,闻语秋承这个情,但是恩仇相抵,各行其道,她不想再牵牵扯扯纠缠不清了。
“语秋,准备好了吗?”
杨明岚玫瑰一样明媚的小脸探过后台幕布,笑盈盈地看着闻语秋。
闻语秋正对稿子呢,看见她来了,绽开一个绝对温软的笑容,“差不多了,到我们了吗?”
“还有两个节目呢,我给你带了吃的,抓紧时间垫吧垫吧。”杨明岚拿出一提稻香村的饼干,两人头对头,一边嘁嘁喳喳地啃,一边闲聊。
“我带了点鹿梨甘草汤,对嗓子最好了,保准让杨女侠百灵鸟一样余音绕梁。”闻语秋拔下竹筒塞子,一股清甜的香气弥散开来。整个后台人来人往忙碌的不行,这个小小的角落里,是两个女孩子的自由天地,他们一起分享着食物,也分享喜悦和紧张。
今天是他们俩共同完成一段演讲的日子,前半段闻语秋说中文杨明岚翻译成英文,后半段两个人调换过来。主题是“桃花源和丁登寺”,将热爱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领袖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对比,这是一场纯文学的演讲,没有那么尖锐的社会时事,也许会少许多趣味。
杨明岚一度担心会不会太无趣了些,每个人都在对家国大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出无数的文章,他们却要讲田园诗讲文学。闻语秋只是问她,真的只想说那些吗?杨明岚一愣,笑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然而文学和浪漫也应有一席之地。
闻天放坐在评委席,他是四中的名誉讲师,不负责学校日常课程,但是大型活动有英语和翻译相关,都会请他出席。
“天放呐,给我们挑些好苗子。”老校长抓着他的手,笑眯眯的样子,像极了老狐狸,一挑二看,看来看去不就看出感情了?那有好机会能不多想着点他们四中?他就是倚老卖老了,活这么大岁数不容易哇,得多吃多少饭,卖多少老脸呢。
今儿个,刚好外交部得闲,闻天放把他的朋友彭烟也拖来了。
彭烟名字和真人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名副其实的诗意缥缈,是外交部公认的才女,但你若是觉得她是个弱女子,就打错了主意,她的战绩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嘴皮子上下一碰说哭驻华的英吉利大使馆干事,是最不值一提的一桩。
“真是青春啊。”彭烟看着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忍不住感慨,不像她,已经老成咸菜帮子了。
“怎么样,叫你来转转感觉不错吧?整天看着那帮老气横秋的家伙,不老也老了。”闻天放摇一柄折扇,悠哉游哉,彭烟看了想笑,西装配折扇属实是怪了一点儿。
“是是是,就属你心善。”
两人笑谈几句,很快就到闻语秋和杨明岚上场了。
彭烟先是被两人的颜值攫住了目光,这很正常,你就是路边看到格外好看的花草,或者格外可爱的猫狗,那也得多看几眼吧,何况两个大活人呢。
闻天放拿起节目单,看完递给彭烟,“这题目有点意思。”
彭烟这下真正来了兴趣,聚精会神看向高台。
美女谁都喜欢,学生们毫不吝惜自己的力气,闻语秋和杨明岚就在这热烈的掌声里开始了这场合作演讲。
“......人生如逆旅,百代为过客,无关对错和结果,我们的世界,需要这样与众不同的声音,古今共勉。”
两人手牵手,向台下行了一个谢幕礼,比开场更加热情的掌声伴着缓缓合上的幕布,给这场迎新晚会落下了终章。两个姑娘在幕布之后对视一眼,喜悦的笑容充满了脸颊,成功了!演讲效果很好!
“杨明岚,闻语秋,两位同学出来一下,有老师找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