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德妃她不想走剧本 > 第430章 种植药材

第430章 种植药材

其实不止是清末有疫病,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都有大疫。哪怕如今,隐隐有了盛世之兆,但依旧零星有大疫发生。

胤禛回府之后,找到了邬思道,将药材的事一说。

邬思道眼中有着激动,他自然明白药材对百姓的重要性。

“药材事关民生,于国于民都意义重大,此事若成,四爷您在民间的威望定会更上一层。”

胤禛没有说话,手中拨动着佛珠,他本意不是为了威望。

但名利双收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知道先生知晓医理,这件事情就辛苦邬先生多费心了,等先生拿个章程出来,胤禛便去安排。”

“四爷放心,定不辱使命。”邬思道眼神坚定,一口应下。

胤禛心中也大体有了计划,只是还需要让邬先生去完善一下细节。

如今正好邬思道也闲下来了,弘旸也到了进上书房的年纪,如今只有一个弘晏需要教导,比起之前是轻松了不少。

邬思道也越来越像个幕僚了,而不是一个西席先生。

胤禛从邬思道的院子离开,朝前院走去,刚升任吏部侍郎的田文镜过来拜访,他还是需要接待一下。

去年去直隶的时候,认识了这刚升任直隶易州知州的田文镜,田文镜刚直不阿的性子很合胤禛的脾气。

这才调任吏部侍郎,便过来拜访。

胤禛心中虽对田文镜印象不错,有心招揽,如今却不是个好时候。

两人打开门窗聊了一会,倒也光明正大,不过田文镜目前也才吏部侍郎,官职倒算不上多显赫,只是谨慎些好。

田文镜略坐坐便告辞了,这倒是让胤禛高看了田文镜几眼。

他在京城没什么人脉,却能理智、独立的很,要知道不少人提拔进京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各种找靠山。

“是个可用的人才。”胤禛轻声说道。

这样好用的人才,自然要想办法收入麾下,这要是损失了一名得力干将,胤禛都想哭出来。

他这几年都在搜罗那些个为民办事的官员,不看出身,只看政务水平。

可惜的是,在汗阿玛和太子的眼皮子底下他根本走不开。

想来基层还有很多为民办实事的官员,到时候一个个的搜罗起来,都给他来加班,这日子想想都美好。

药材的事经邬思道完善后,胤禛瞧了瞧,确保没什么遗漏了,这才安排下去。

药材看着好像很简单的一件事,但实际上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一来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种植药材,道地药材的产区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是人参就以东北为佳,陈皮以新会为好。

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另一个点--用地。如今粮食产量不高,一家子好生伺弄着田地,除去人头税和农税之外,将将才能吃饱。

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定然不愿意种植药材,他们跟愿意多种几亩地的高粱和大黄米。

所以只能选择一些不占良田的药材,最好是山地、沙地都能种植。

另一个事就是种植药材的技术,多数药农世代以种药为生,把持的很严,多数都是以村子为单位的。

其实相比起种植的技术,更重要的是炮制技术,收生药材的还是少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所以药商们更喜欢收炮制过的药材。、

只是如今种植都还是问题,就更别提炮制的事情了。

还有一个相对来说没那么棘手的事情,便是销路,如果没有销路,很难成大气候。

商人逐利,百姓也是一样的。

百姓所求不过是一个吃得饱、穿得暖,手里有几个几两银子。

这一点胤禛心中倒是不慌,经过纺纱机这两件事情,胤禛在利用商人这件事上已经很有心得了。

两日后,几支不同的队伍从京郊出发,骑着骡子便前往了几个重要的药材产区,四川、河南。

四川那边正好在博霁管理之下,倒是可以让博霁帮忙。

至于广东那边,想想还是算了,广东的道地药材,估计北方也种不活。

江南一带倒是派了人去,安徽的黄菊还是很好的,还有浙八味,都是有名的道地药材。

提起广东胤禛又想起一件事,当年丁益带回来的猴面包树种子,都种在了广东,也不知道如今怎么样了。

当初安丁益的说法是两年时间就能长到九尺高,果实可食用,种子还能榨油呢。

不想还好,一想起来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