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意夏新书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说呗,看大家信不信咯。"赵金花觉得书上说的准没错的,若是稻苗长得好,那铁定是可以增产的嘞。

"那我跟让人把法子张贴出去,若是他们不愿意也无妨。"慕七星着手写下这法子,让人张贴出去。

不过信的人不多。

只有关娘子跟谢阿公家来寻了赵金花问法子。

其他人还是按照自己的老法子。

将粮种均匀的撒在田里。

粮种净泡三日后,捞出放到湿布里。

当粮种发芽之后,洒落在育苗田里。

盖上薄膜,只是因为薄膜不多,所以慕来来提议给他们家育苗,到时候分苗给关娘子跟谢阿公。

这样薄膜就不用分出去,刚刚够用。

别人家的水稻已经涨了,赵金花着急的不得了。

"来来啊,咱们这是不是不对啊?"

人家田里的稻谷都开始疏疏落落的冒青苗了嘞。

"阿奶,好饭不怕晚。"

不仅是赵金花有这样的担忧,关娘子跟谢阿公家也在大家的劝诫中。

"关娘子,你现在赶紧下粮种吧,免得赶不上了……"

"谢阿公,秀才公家不愁吃穿的,咱们可要靠这收成填肚子呢,不能跟着秀才公家瞎折腾呢。"

"关娘子,你家的娃儿过些日子就要生了,到时候你家的良田怎么弄?"

关娘子咬着牙"我相信赵大娘。"

"诶,我们都知道秀才公是好意,但是这法子眼看着不行了啊。"

大家一起到潭平县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坏心思,只是替关娘子跟谢阿公担忧。

"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我还是信赵嫂子的。"谢阿公也是这么说的。

大家看劝不动,也就不费那心思了。

日子一天天过,疏疏落落的稻苗开始长,一些人补了些粮种。

赵金花掀开薄膜,看着郁郁葱葱的稻苗十分的喜人。

"可以脱秧了吧?"

"再过些日子吧。"

小小一块育苗田,倾注了赵金花不少心血。

七天后,赵金花通知关娘子跟谢阿公来拿秧苗。

其他伺候家里良田的也来帮忙,一些事来帮关娘子的。

毕竟关娘子已经快九个月了,她最多到田里溜达一下,插秧的活是干不了了。

关娘子用收成的粮食雇佣一个人帮忙插秧。

是王宝他娘,一个十分粗壮的妇人,比男人能干的那种。

"呀,赵大娘,你这秧苗好极了啊。"

"可不是……我的天!"

脱苗出来,这三四寸高的秧苗,根茎粗壮,一看就是好苗子啊。

谢阿公眼眸满是喜色,谢怡脱苗那也是嘎嘎快。

祖孙三人,谢怡脱苗,谢阿公领着孙子插秧。

旁人看着眼馋,这谢家的稻苗,比他们田里的长得不要太好。

赵金哈撸起袖子,脱秧苗也是很快。

"老头子,你整好了没?"

"整好了。"慕二牵了一条线在田中间。

插秧的时候都要特地留出一条行,用来施肥巡视。

"这是干啥?"

慕二跟询问的人解释了一下。

"那可惜了,多种一行,不是多些粮食么?"一些人觉得浪费。

慕二当然不理会,依照赵金花所说的做。

一亩地而已,天没亮就开始。

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三家人的良田终于种满了。

还有些秧苗"赵大娘,你这些秧苗给我些呗。我田里又一些空落落的,我想补点下去。"

"我也是,我也是……"

也不多了,赵金花自然没有拒绝。

这一片良田都种上了水稻,但是其中三家良田最为醒目。

因为那秧苗绿油油的,精神得很,一点都不想刚刚种的。

光阴似水,这水稻苗仿佛见风就长。

然后慕家、关家、谢家三家的水稻独占鳌头,把一旁稀稀落落的水稻苗子给比下去了。

谢阿公合不拢嘴,要是伺候得好,绝对比旁人多两成。

关娘子摸着肚子,她看着田里的水稻,眉眼的喜色怎么也掩盖不住。

肚子里的娃儿,不用挨饿了,秋收就能吃上白白的大米粥了。

潭平县春耕结束,岁月静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