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成为状元后,她说清北离家太远 > 第226章 上课

第226章 上课

现在好了,梦想彻底破碎,什么也没了。

“陈教授,还是很感谢您。”

陈灵婴点点头,又突然开口,“能把简介给我看看吗?”

约翰逊愣了下而后将简介递过去,陈灵婴扫了几眼看得不算仔细,但是她必须要承认,这份简介看起来含金量很不错。

陈灵婴掏出口袋里的笔,“我可以在上面写字吗?”

“可以的。”

陈灵婴拿着笔在简介下方的空白处写了两行字,然后递给约翰逊,

“上面那个是我的邮箱,有任何问题都欢迎你问我,下面是德利涅子爵的邮箱,或许你需要它。”

约翰逊呆愣愣地接过简介,上面是两行邮箱,他往后退了一步然后鞠了一躬,

“陈教授,谢谢您。”

约翰逊离开后陈灵婴接着开始对面前的食物下手,或许是因为她遇见的师者都很好的缘故,对于那些小辈,陈灵婴也从来不吝啬于将自己的所学告诉他们。

大概这就是学术传承的意义。

吃完饭陈灵婴回了办公室,生活大多数时间里总是在这样重复一件又一件一天又一天一样的生活,持续的努力,量变的积累,之后是质变的改变。

级数分解式的收敛与否与ξ(s) 的零点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黎曼研究了ξ(s) 的零点分布,并由此而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命题:

1.在0<im(p)<t的区间内,e(s)的零点数目大约为(t\/2x)in(t\/2r)- (t\/2n)。

2.在0<1m(p)<t的区间内,ξ(s) 的位于re(p)\\u003d1\/2 的直线上的零点数目也大约为(t\/2r)in(t\/2π) - (t\/2π)。

3. e(s) 的所有零点都位于re(p)\\u003d1\/2 的直线上。

而在这三个命题中,第一个命题是为了证明级数分解式的收敛性所需要的。不过黎曼对于这个命题他的证明是指出了在0<im(p)<t的区间内ξ(s)的零点数目可以由de(s)\/2nie(s) 沿矩形区域{0<re(p)<1, 0<im(p)<t}的边界作路径积分得到。

在黎曼这样的世纪天才看来,这点小小的积分算不上什么,因此他直接写下了结果,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命题一。

陈灵婴对此公式验算过三次,答案和黎曼一样,该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t。

可惜的是世界上只有一个陈灵婴,数学家们也并不是全部都能够理解黎曼跳跃的步骤。

误会就这样产生了。

这是证明黎曼猜想的一个陷阱,也是先决条件。

陈灵婴单手托着下巴,桌上的助手泡好的茶,y国的红茶。

华夏带来的那些茶叶陈灵婴前几天就喝完了。

茶杯里的汤色橙中带黄,气味芳香高雅,可惜陈灵婴喝不惯。

不过黎曼留给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们的这点智力挫折与他的第二个命题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将上面的的第二个命题与前一个命题相比可以发现,第二个命题表明ξe(s) 的几乎所有的零点都位于re(p)\\u003d1\/2 的直线上。

这是一个让所有人张大了嘴巴感慨于黎曼的智慧的命题。

因为这个命题比迄今为止,比所有数学家在黎曼函数上发表的论文和做出的成就都要深刻得多。

黎曼在叙述第二个命题的时候用的是完全确定的语气,这似乎已经表明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当黎曼写下这一命题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对此已经有了证明。

可惜的是,黎曼并没有写下证明过程,略微有些遗憾,不过也还好,在144年后这个命题被成功证明,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第三个命题上面。

也就是黎曼猜想。

这三个命题就象是三座依次升高的山峰。

一座比一座巍峨,

一座比一座陡峭,

一座比一座难以攀登。

第一个命题让数学界等待了46年,第二个命题已经让数学界等待了144年。

那么第三个命题呢?

已经让数学界等待了足足有159年的黎曼猜想,又会在什么时候被证明?

一个勇者登上了那座做巍峨最陡峭道路崎岖的高山之巅。

这样的场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