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杨浩和李近山为首的义军已经由南向北开始逼近皇城了,八十万大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最后在皇城的外城,郾城停下了。武德带领着刘川,刘石,刘秀,刘云四名大将,带领着六十万大军拒城迎敌。
此战,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到底是刘氏江山能够得以苟延残喘,还是杨浩会改朝换代,就看这最后的决战了。
双方大军在郾城前排开架势,霎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武德催马来到中间,手持银枪,对着前面喝道:“一群乌合之众,怎敢进犯国都,还不快快缴械投降。”身后将士擂鼓呐喊。
杨浩见状,也从军中出来,来到武德面前说道:“黄口小儿,休得放肆,如今我大军压境,你还不快快下马受死。”
武德回道:“杨将军,武某敬佩你,老当益壮,年近花甲还能沙场征战,可惜啊,今日必然就是你的死期。”
杨浩仰天长笑,说道:“武德,我问你,你年纪轻轻就有九品的实力,为何甘心做朝廷的走狗,如此黑暗的朝廷,天子昏庸无能,你怎能认贼作父,还不快快弃暗投明。”
武德回道:“武某不曾读过书,只有一身武功,承蒙天子不弃,授某骠骑将军,武某又怎能不肝脑涂地,框君辅国,杨将军这番话可是对皇上的大不敬,足够诛连九族了,待武某先取你首级,回报皇恩。老贼,拿命来。”说罢手中长枪一横,催马向前,直奔杨浩咽喉。
杨浩见此情景,手中长朔向前一挡,挡下攻击,翻身就是一刺,武德长枪一挡转身再刺,杨浩横朔于胸前挡下攻击,错马再战,僵持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两边将士擂鼓助威,声如惊雷!
武德和杨浩不见胜负迸发出自己的真气,银白色的雷属性真气和金黄色的金色真气腾空而起,包裹住两人。两人同时弃马飞起,枪朔搅在一起,每一次碰撞爆发出的能量让大地都为之颤抖。
刘川坐在马上看着两人缠斗,大喊一声:“武元帅,刘川来助你一臂之力。”说罢,腾空而起,直奔杨浩,李近山将军见状大喊:“刘川小儿,休得放肆,近山来也。”飞跃而出,手持大刀,挥刀便向刘川砍去,刘川连忙招架,与李近山缠斗在一起。
义军的两大元帅都上前迎敌了,剩下的都是七八品的副将,面对刘石,刘秀,刘云三大八品巅峰的高手,实在是没有胜算,都在静观其变,刘秀见对面实力空虚,下令大军出动,剿灭反贼。杨浩一看,不好,这是调虎离山啊,虚晃一招,转身便走,想要先捏死刘秀,刘云和刘石。但是武德怎么会让他说走就走,追上去缠住了杨浩,而李将军也是与刘川苦斗,不能抽身回援。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从北边来了一队人马,约有两千余人,打着一杆旗,旗上刻着一个蒙字。
这队人马很快就到了战场,为首的将领对着杨浩大叫:“杨将军不必惊慌,可沁王亲兵乌木哈来助杨将军一臂之力!”
乌木哈随着可沁王南征北战,实力早就达到了八品巅峰,快要突破九品了,而且他带来的两千骑兵,个个都是八品中期的高手,又骁勇善战,大大的加强了义军的实力。杨浩和李近山看到乌哈木的来到,信心大增,专心迎战武德和刘川,乌哈木率军冲阵,在马上长枪翻飞,所到之处,官兵不能抵挡,刘秀一看,调转马头直奔乌哈木,两人在马上交战在一起,仇人见面是分外眼红,若不是刘秀使诈,可沁王也不会归西,乌哈木使出毕生武学,誓要杀了刘秀。
但是义军和官兵毕竟不能相提并论,而且还是皇上亲兵,都是拒首边关,身经百战的老兵,又经过专业训练,义军大多就是普通百姓,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虽然人数占优势,但却无法取胜,甚至还被压制住。
这场战斗惊天动地,一直战斗到夜深,双方才撤兵回城。乌哈木力战刘秀,将刘秀打的弃马而逃,但是被刘石偷袭,受了点轻伤,这一仗,杨将军损兵二十余万,武德已经伤亡过半,明日再战,就能拿下郾城,进军国都,一鼓作气杀进皇宫。
武德回到帐中,连夜修书上报国师,请求救援,明日必然死战护城,但是这种情况下,不出三日,郾城必破。武德吩咐,明日拒城防守,等待救援,拆除城中房屋,准备守城器械。
杨浩这边是匆忙之间拉起的队伍,并没有准备攻城器械,武德这一下龟缩城中,杨浩还没了办法,只能围而不攻,日夜叫骂,将武德的祖宗十八辈都骂遍了,武德也不出城。
就这样坚守了十五日,朝廷那边还是没有一点动作,武德心想,完了,朝廷怕不是没有精兵能将了,我们怕是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