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决定先整一个简单的住处。
安全区完全建立起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他们也不能一直住帐篷或者房车,不过房车既然已经拿出来了,也不好收回去了,只能以后去野外找借口收起。
虽然这边还没什么章法,但是每个家庭分到的地都是有定数的。
宁家这边登记了五个人,加上宁琳用一些粮食零食打点了一下,他们分到了160平,算是比较大的。
宁琳他们先去树林里砍了几天的树枝,然后围成了一个木围墙,还特意加高了,这样就能挡掉很多窥探的眼光。
郑言真和郑言美姐妹两个也有样学样,挤出了一些食物请人围院墙。
大概是因为这边现在已经有两家人了,所以很多后来者也选择了宁琳这边。
一周的时间,这边除了宁家和郑家已经有了七八户人家。
很多人是骑着三轮或者其他工具来的,面黄肌瘦是如今灾民的标配,看起来和坡上的有钱人车队简直是两个世界。
五个人商量以后,决定只盖80平的房子,宁琳和许之一个卧室,宁东东和蒲心扬一个卧室,苏言单独一个卧室,卧室不用大,放得下一张床和一个箱子、一个背包就足够了。
厨房和卫生间独立于卧室,修在院子里,一边一个。
这边是荒野,没什么下水管道,所以军队在远离人群的地方盖了个简易的旱厕,宁家自己修一个也是不想跑那么远。
宁琳的记忆中,上辈子的安全区大部分采用了改造城市的老楼房这个方式,小部分则是在这片地方建立了新房子。不然的话,光是一整套下水系统就足够费功夫了。
厨房采用了简单的土灶样式,但用的是水泥,厨房的顶上是太阳能板,这样可以接电用一些冰箱、电磁炉什么的。
厕所挨着一间半开放式的房间,从室内和室外都能进去,外盖了一圈小小的围栏,上面用草搭了个顶,这里以后可以用来养鸡——可算是有地方用她囤的受精鸡蛋了,小院子其他的地方用来种菜,鸡粪还可以用来施肥。
而且如果有人过来的话,可以将鸡赶进房间里,也免得被发现。
受精的鸡蛋和鸭蛋她分别买了500斤,孵蛋器她买了十个42枚装的,她打算先孵42枚鸡蛋试试。
她上次尝试孵蛋还是在小时候,后来宁东东告诉她在市场上买的鸡蛋都是没受精的,孵不出小鸡,只能用来吃。
三间卧室、一间杂物间,厨房和厕所、鸡棚加起来最终七十多平。
院子里除了停车的地方,其他都准备拿来种菜。
虽然宁琳的空间里还有不少蔬菜,但还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而且总觉得刚种出来的更新鲜水灵。
宁家有模有样的时候,邻居几家也开始修整了。
这里多数人没有盖房子的技能,宁琳一家受到傅海的邀请,去教大家如何盖简易的房子。
“安全区的水泥厂就快建立起来了,建好了大家盖房子就快了。”
金市附近工业发达,即便是遭遇了两波天灾,一些厂房的机器也坚挺地留存了下来,维修以后就能使用,军队组织了一群人,开始着力于恢复生产。
一些比较有生意头脑的人,自己去树林里捡树枝砍树烧炭卖出去,也有专门卖热水的。
有钱人用粮食买其他人去森林或者城市里帮自己搜寻物资,大多数普通人则是自己寻找。
“你们家到这时候了也还挺讲究啊。”隔壁的大爷趁着许之开院门的时候,伸长了脖子往院子里瞟。
许之关上门,道:“讲究谈不上,我们就是来的早,而且房子做结实点,以后万一来了什么别的灾祸也好过一点。”
大爷打量着许之,然后道:“姑娘你还没结婚吧?你要不要看看我儿子,年轻力壮的,这个年景啊,你一个女人日子不好过,找个男人依靠才是正事,我们也不要你嫁妆什么的,让我们一家子住你这个房子就行, 以后生了孩子我给你们带。”
许之一脸“你没事吧”的表情看着他。
都末世了怎么还有人这么想?真是没救啦。
“大爷,您不知道这几天教你们盖房子的那几个人吗?我们是一家的,都住这里。”许之看着大爷,“您儿子也可以去学学盖房子。”
许之参加了安全区的医疗队,所以并没有参与盖房子这件事,不过宁琳也会跟她吐槽,这群人里有两家学起来不认真,只想等着现成的救助。
有着这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