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比韩信如何?”
咸阳宫中,嬴政目视金榜,笑语而问。
“臣弗如远甚。”
白起拱手而言,十分的谦逊。
似乎只有在这位年轻皇帝面前,这杀伐果断的将军才会如此谦卑。
“武安君说笑了,寡人观之,君之才,十倍于韩信,有朝一日,必跨州伐汉,令君大展身手。”
嬴政目光远眺,似乎将整个天下收入眼底。
明明七国还未一统,尚在纷乱之际,这位年轻的帝王却已是无比的自信,已经想到了他日跨海踏陆之战。
这般念头,很难说清到底是自信还是狂妄了。
群臣听得这话也是面面相觑,他们向来知道这位天子的胃口大的很,但也以为他只是想像大秦历代雄主一般,为后世定下基业。
但这位好像不一样。
他并不想为后世铺垫,他想要的,是君临天下。
“若有一战,臣定不负王上厚望。”
白起朗声而答。
他比谁都更要期望与韩信一战。
让世人来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天下名将!
…………
南陆,大明,金陵城。
“天可伶见,世间又要少一名将耳。”
大明湖畔,朱元璋随手撒下些饵料,湖中的游鱼便被全然惊动,掀起一圈又一圈的水波荡漾。
太子朱标站在一旁,听到朱元璋这忽如其来的一句感慨,又是显露出些许的困惑神色,不解而问:“父皇这是因何而叹?”
他诚挚问道。
“汉之韩信。”
朱元璋拍了拍手,静静的看着湖中鱼儿争食。
湖水很清,如同一面水镜一般,将人照的一清二楚。
“韩信逼死项羽,助汉一统,又获天道赏赐,拥兵甲上万,正是鼎盛之时,父皇怎要为之叹息?”
受夫子宋濂的缘故,朱标向来十分好学好问,对他这一点,朱元璋也是十分乐见,常常对其夸赞,从不因其多问而感到厌烦。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西汉两州之地,三分之二有其功劳,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功高盖主了。”
朱元璋感叹一声说道。
“天下君主,唯我与刘邦,起于布衣而成就霸业,岂会不知其心中所想。”
“若是这金榜未至,刘邦或许会念在往日情面留他一命,保其享荣华富贵,但这金榜一出,韩信便不得不死。”
这些话传入朱标耳中,皆如同雷击一般,令其为之一颤。
他虽贵为储君,但向来深得儒教教化,以宽厚待人,从未想过这般卸磨杀驴之事,但如今听来,这似乎是君臣之间不可斩断的羁绊,二者相扶相抗,终有一方要有所失。
“别担心,咱们老朱家可不用这么干,论起打仗,这些个将军还没一人比得过你老子。”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哈哈大笑了起来。
朱标也是松了口气,并不想自己父皇背上卸磨杀驴,残害忠良的骂名。
“不过啊,他们这么安分,到底是因为我在,甚至有些家伙,我还没老呢,就露出马脚来了。”
“我走的时候,捎上他们一程,你大可专心当你的好圣君,定要让我大明,我朱家,流传百世。”
朱元璋自顾自的笑了起来,眼神中有一股狠辣之色一闪而过,等朱标看到时,他的眼里只留下淳淳笑意,像是满怀着期盼,看着儿女成才的寻常百姓。
…………
三月又过,天下已然再变了一副模样。
自金榜临世以来,本有放缓之意的乱世又变得激昂翻涌起来,先是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号,率十万之众在东汉之地,大肆杀戮,又有韩信围逼西楚霸王,助西汉一统。
此时东陆四州之地,两州归于刘邦,定下休养生息,与民同乐之策,另外归东汉所占两州,则是一片战乱,陷入兵荒马乱之中。
乱世出豪杰,黄埔嵩奉命破黄巾贼,斩敌无数,曹操、刘备、董卓等人也是名声显现,在四陆十三州悄然流传。
而在西陆,同样发生了一件令天下人震惊的大事,大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踏平邯郸,尽得赵之国土,虎狼之心,天下皆知。
秦之野心,本就为西陆其余六国所知晓,但他们大多觉得秦会徐徐图之,如同毒蛇一般慢慢蚕食六国,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