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洛阳城内。
自董卓带兵入洛阳以来,把持朝政,排除异己,烧杀抢掠,放纵军士洗劫洛阳,淫掠女子,无所不为。
袁绍、卢植等汉臣深知在洛阳不能与之抗衡,更是弃官隐去,使得董卓更为猖獗,已至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天下有识之士见董之残暴,更甚黄巾之军,皆暗中招兵买马,意图起兵讨董,重立少帝刘辩。
此时洛阳城内的一处府宅之中,有两人铺毡对坐,饮着风靡洛阳城的青梅酒。
青梅酒不烈,但入口却有股辣感,如同是风雪之中燃起的点点星火。
身披狐裘的男人一口将之饮尽,忍不住的发出赞叹之声。
“青梅酒算得上是我在洛阳最留恋之物了,此次离京,不知何年再尝得此酒。”
男人又倒了一杯美酒,眼中满是不舍,如同是看着将要失去的世间珍宝一般。
“孟德兄当真舍得离开洛阳?”
男人对面坐着位少年,一袭白衣,手中折扇轻摇。
他笑着将青梅酒饮尽,但并未如曹操那般猛饮。
“舍不得啊,可奸臣当道,我曹操又岂能困居于此。”
男人长叹一声,脸上忧愁神色堆积。
曹操身为大汉三公之一的曹嵩之子,亦是贵族子弟,本可于朝堂上大展身手,但因刚正敢为,多次遭人所妒,后不为重用,一气之下辞官归隐。
意识到宦官乱政之危,曹操与同为名门贵族子弟的袁绍等人合谋,共同将宦官诛杀,却没想到宦官之乱安定后,董卓又是带兵入洛阳,把持朝政,残暴不仁。
曹操因此心灰意冷,闭门不出。
“孟德兄既敢谋杀十常侍,又何不敢谋董卓。”
少年人抬起酒杯,眼眸抬起说道。
“袁绍为四世三公之后,尚且弃官离京,我又有何办法谋董。”
曹操自嘲的笑了笑,觉得饮入口中的青梅酒更为辛辣。
“袁绍其人,色历而胆薄,好谋而无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岂可与孟德兄相比。”
少年人眼眸微眯的笑了笑,竟是将前些日子拦架董卓,令群臣钦佩的袁绍给贬的一无是处。
听闻这话,曹操的脸上竟并未出现什么惊恐神色,反而是大笑出声,仿佛是少年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一般。
“子将兄真乃我之知音也,天下人皆言袁绍四世三公之后,为天下豪杰,我却不以为然,却没想到有人与我想到一处。”
似乎是觉得遇上了知己,曹操异常的喜悦,连饮数杯美酒,只觉得酣畅至极。
少年人嘴角一抽,心想说的是你自己的原话,哪能不和你想一块去。
“子将兄论天下豪杰,莫不如谈谈曹某是何许人也。”
曹操看向少年人,眼中甚是期待。
少年人不闪不避,与曹操对视。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他一字一句的说道。
听到这话,曹操忽地一愣,而后竟是走到少年人身边,紧紧的拽住他的手。
“子将兄之言,深得我心。”
他又是大笑了起来,竟是将不小心将酒杯撞到,洒落在桌面之上。
“子将兄观今之天下,是治世还是乱世?”
大笑良久后,曹操这才平静下来,一脸郑重的向少年人问道。
“治世与乱世不在于天下,而在于孟德兄自己。”
少年人折扇合起,好似是持剑一般转了个剑花。
“若孟德兄意欲谋董复汉,则为治世,若意欲退隐朝堂,静观天下生变,则为乱世,此皆决于孟德兄一念之间。”
他紧盯着曹操的眼睛,目光中有种说不明的意味。
“所以许某敢问孟德兄,是想做这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中奸雄!”
少年人忽地拔高声调,大声而问。
曹操陷入长久的沉默,如遭雷击一般。
府外的大雪仍旧落得不停,府内的炉火似乎是烧的久了,没有先前那么旺盛,以至于天地间已经变得十分寒冷,稍稍张口,便有寒气吐出。
少年人似乎并不着急,自顾自的小酌青梅酒,等待着曹操的回答。
“孟德愿为汉臣,当治世之能臣。”
良久后,曹操开口,郑重而语。
少年人紧紧的盯着曹操,眼神如鹰一般锐利。
曹操目光不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