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听陈曦所说的突击步枪备弹量从五十发提升到一百发好像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数字,感觉应该很容易达到。
不就是五十发子弹的备弹吗,这个弹药量认真起来只要原材料管够的话,一天就能生产出来,就算用3D打印机打印都能造出来。
但显然,陈曦说的并不是五十发子弹的事情。
因为这个备弹是每支突击步枪平均下来从五十发备弹提升到一百发,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机械士兵的数量依旧会按照计划从现在的六十名提升到一百二十到一百八十名的数量。
这不仅仅是机械士兵总数上的增加,还有连级战斗单位成型所需要增加的各型武器装备。
就算因为如今各种物资匮乏、原材料紧张导致装甲车量之类的重型装备一时无法到位,但每个机械士兵一身带装甲模块的外骨骼,突击步枪和爆炸物之类的东西总归是要配齐的。
这样下来一看,需要制造的就不仅仅只是五十发子弹的事情了。
不过总体来说陈曦开出的条件并不是一个很过分,或者说需要等待很久的事情。
以目前已经完全恢复运转的后勤基地的效率,在各项原材料保证供应的情况下生产一个连级战斗单位所需要的装备也就是个把月的事情,这当中甚至包括了机械士兵本身和载具等重型装备。
马文也正是明白这一点,它才会在陈曦提出这个条件之后,没有觉得陈曦是故意拖时间或者其他。
虽然他确实很有野心,也迫不及待的想要通过陈曦的武力支持来获得星火聚居地的控制权,但他并不是没脑子的蠢货。
就像陈曦说的,他们至少要有顶住白鹰势力在被驱逐之后的反扑的实力,不然的话那只是单纯的自不量力的去作
死而已。
所以双方在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之后也就没有再就这个事起什么争执,马文决定回去之后更多的为陈曦弄来各种资源,而陈曦这边则将会扩大生产,提升各种装备的生产效率。
要知道如今陈曦这里还是主要依靠那台3D打印机在生产武器装备,虽说3D打印机确实很好用,什么武器装备都能生产,甚至武器弹药也差不离。
但用3D打印机生产子弹,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这种可以用来进行高精度加工、生产各种武器装备和生产设备的机械,单纯的用来制造武器弹药,这不仅浪费了3D打印机的制造能力,同时也是在浪费时间。
毕竟3D打印机的生产速度是没有办法和专门用于生产某一型装备的对应生产设备比的,就好比子弹,一颗子弹用3D打印机造可能需要一个小时,但用专门生产子弹的机器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所以在组建作战力量的同时,陈曦也在让029和始新在基地内腾出空间来建设生产阵列,用于铺设专门的生产设备。
当然,这个所谓的专门的生产设备,其实也是通用型的生产设备,只不过它不像3D打印机那样万能,而是专注于某一类型产品的生产。
比如专门用于子弹生产的设备就可以生产各种口径的子弹,从最小口径的3.8mm到大口径的40mm机炮子弹都可以生产。
甚至于在加装了扩展组件之后,还能够生产150mm口径以下的火炮炮弹。
而枪械生产线、外骨骼生产线和载具生产线之类的也与之类似,这也是过去东煌军队如何快速建立起后勤保障体系的重点所在,只要在某地展开一台3D打印机,随后保证生产资源充足,就可
以随时随地拉起一支数量庞大的机械化军团来。
当然,在那个时候东煌的军队虽然无人化作战程度非常高,但兵员数量却一点都不少,无人作战也主要是集中在载具、装甲车辆和飞行器方面,并没有机械士兵这种颠覆性的东西出现。
毕竟当时的东煌人力资源冠绝全球,论动员能力远远超出了世界各国的想象,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当年的东煌一样,仅仅只是预备役士兵的数量就能够达到九千万,还都是可以随时武装起来上战场的退伍军人。
在这样庞大的动员能力面前,机械士兵虽然可以更好的减少士兵伤亡,但东煌似乎更喜欢使用自动化的战争机器和无人机,反倒对人形机器人兴趣缺缺。
但是对于陈曦来说,他可没有当年东煌夸张的人力资源储备,所以只能用机械士兵了。
不过当他将所有的生产阵列都铺好之后,只要能够保证资源供应,他也一样可以用非常快的速度来组建军队或者武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