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和副司令员,在这里他们是无可争议的负责人。
陈仲策坐在主席台上,在会议室前台中间的那特意设立出来玻璃展台上的那枚小小芯片,有些感慨。
这不过也就才过了四五年的时间,怎么感觉就像是物是人非一样了?
当时带着团队在这西南地下基地中完成聚变工程堆的设计和建造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差点因为这一枚芯片而影响整个华国崛起的进度。
这一次,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为华国带来了可控核聚变、天下攻、天下防、电磁炮、白帝战机、玄甲机甲等等一系列顶级的技术,还拥有第四次工业革命之父,手握4枚诺奖,一手打造华国新一代航天工业体系,身居航天工业部部长兼太空军副司令的陈仲策,在华国航天领域有无人可及的威望。
这一次,陈仲策一声令下,所有技术方面的工作将无任何滞碍。
在技术方面,用言出法随来形容陈仲策,毫不为过。
而作为如此浩大工程的实际负责人兼总工程师,陈仲策仅仅只有23岁。
会议开始,由翟老对于各项工作做出了部署。
陈仲策和翟老在这五年间经过不断的磨合,可以说已经是配合得默契。
翟老的发言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所有技术上的事情全部由陈仲策说了算,所有技术人员及建设团队的管理,由陈仲策一言而决。所有资源协调以及后勤保障的工作,由翟老亲自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