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我不瞒您说,这些年我家孤儿寡母的,多承您和大哥照顾,但我嘴笨,不会说那些好听的,您多担待。
这些日子盖房子,又劳累几个侄子和侄媳妇跟着一起忙活,我这心里啊,说不尽的感谢!
这不别的我也想不到,几个侄媳妇估计什么也不缺,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就扯了块儿花布给几个侄子侄媳妇做件衣裳!”
韩翠珍把几块布往前一推,指着最上面的枣红色布道:“我觉得这块布衬嫂子脸色,您要是不嫌弃也做件衣裳!”
“你这是干甚么?咱们都是一宗一族的,你家清海去了,我和你大哥多为你做些也是应该的!
这几个皮猴儿,在家也只会气我,也只有你不嫌他们笨手笨脚的,他们去给你帮忙做做饭也是应当应分的,你这样岂不外道!”
郑氏一看那几块布就觉得大山娘会办事儿,看这样是给自己三个儿子和儿媳都扯了布。
自己三儿子在镇上读书,根本没有去大山家帮忙,可大山娘买布也带上了他的份!
这样一来,几个人聊起天就格外的亲近起来!
聊的差不多了,韩翠珍一拍腿:我得回去了!
说完起身大步走出去,等郑氏拿着布追出来,韩翠珍已经坐上马车走出多远了!
郑氏婆媳又回到屋里,她把自己那块儿拿出来,其他的花布往桌上一放:“你们几个自己挑喜欢的颜色吧!”
三个儿媳妇都摸着花布称赞了一番,才你推我让的一人拿了一块花布。
“这个你们三个一人回去给自己男人做件衣裳!”郑氏把三块一样的蓝色布分给三个儿媳妇。
“看来婶子就没买爹的份儿!”三儿媳妇嘴快。
“大山娘这是避嫌呢!她现在不差那一块布钱!
她给你们男人买布,那都是她的侄子,谁也说不出别的来!
要是给大伯子买布,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你们出去了做事说话也要多过心,别不注意让别人拿住了把柄!”
这是作为长辈对晚辈的教导了,三个儿媳妇都认真的听了。
***
莲娘早晨起来梳洗打扮了一番,穿上二丫满月酒才做的那身衣裳,左看右看都觉得好看。
现在她养的白白胖胖的,穿上红底儿小花儿的衣裳,衬得人又白嫩又精神,能不好看吗?
一家四口吃了早饭,坐上牛车往郑家庄去了。
牛车里大山特意铺上厚厚的稻草,稻草上面又铺上了厚垫子,就怕颠着车上的娘几个。
坐在牛车里的莲娘,无比感慨。
回想自己上次回娘家的时候,家里根本没有什么好让她拿的,一共就那小半缸的粟米还不够自家吃的,再往娘家拿,是打算让谁饿着呢?
因为大伯家水桃姐和水杏姐都嫁到了镇上,婆家比较有钱,人家回家都拿着粮食什么的。
所以等自己就拿了把青菜回去,就被大伯娘嘲笑了,娘也因此被嘲笑到现在。
看着车里的一袋糙米和豆腐,再看外面车辕上挂的两只鸡,莲娘不禁轻笑了一下:这辈子不过到最后,谁也不要轻易笑话别人!
“娘,你看那是姥姥么!”
大丫的声音打断了莲娘的思绪,往外面一看,已经进了郑家庄了。
她第一次觉得回娘家的路竟然这么近!
以前用双腿走回来,好像每次回来都得累个半死!
“娘,您这是干什么去了?”大山也认出了岳母的背影,赶紧招呼。
莲娘的母亲王氏听到声音回头一看,居然是自己女婿,一张老脸立刻笑成花儿。
“娘,您上车来!”莲娘也掀开车帘招呼自己娘。
“姥姥,姥姥!”大丫见到姥姥热情似火。
“哎哟,我家莲娘回来了!姥姥的大丫,又俊了!”大山把岳母扶上车,这才继续赶车往岳父家去。
“你们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家里不忙吗?”一转头看到一边的粮食袋子和豆腐,小声问自己闺女:“你婆婆知道你回来吗?”
“娘,是我婆婆让我回来的,东西都是我婆婆准备的!这次回来有事儿,是好事儿!”莲娘握住王氏的手,轻声道。
“您刚才干什么去了?”莲娘好奇的问。
“哼,你二伯家成林今天定亲,这几家子都去表演兄弟和睦呢!”
王氏冷笑一声,表演的再好,以后终会露馅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