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声响,叶汉清扭转头,只见刚才王二和猫儿从下面掏过的黄土坡,上面陡直的黄土已失去了重心,开始往下塌方。
奇怪的是,这黄土刚开始的时候,它不是从顶上塌下来,而是先从整个陡坡面的腰部开始下塌。
一大团黄土从陡坡腰部滑落下来,撞击到地面发出巨大的声响。
腰部的黄土落下后,在坡壁上,竟然有一座向外凸出半截砖砌的半圆形古墓。
难道那就是传说中的将军墓?
看着眼前的景象,叶汉清激动的心中充满猜测。
正在这时,那半圆形的古墓,凸出的前部悬在空中,由于失去了重力的支撑,轰然断裂。
古墓前半部的砖块缓缓向下滑落后,墓室中心部位又露出了半截黑漆漆的棺椁。
在棺椁稍高的头部,旁边有一个半人高的青色物件。
“将军墓!”
看到眼前的一切,叶汉清肯定地大叫起来。
这棺椁里躺着的应该就是那位令人敬重的将军,旁边那青色的物件,就是那面传说已久的诸葛铜鼓。
正在叶汉清惊讶中时,塌下去的半截墓室,又使它顶部的黄土失去重力支撑,也跟着往下塌来。
剩下的另一半墓室和顶部的黄土团一块往下滑落,与地面的土层猛烈相撞。
“轰!”
又是一声巨响!
上面的土层再次覆盖了塌下去的黑漆棺椁和砖块,而那个青色的物件,却远远的向前面平坦的地上滚来。
一棵小树,横挡在前这青色的物件正前方,正在翻滚的青色物件便猛地撞在了小树枝杆上。
“咚!”
一个低沉而雄浑的声音从那青色的物件上传出,绵绵不绝。
叶汉清快速奔了过去,用他后世记忆里的考古学知识,仔细打量起这面传说中的诸葛铜鼓。
从外表上看,这鼓一端圆形,一端开口,中间束腰,滚落后呈倒伏状。
他扶起铜鼓,把圆形的鼓面向上,再扯来一把野草,掸去上面的尘污。
鼓面清理干净后,只见鼓的正中是八芒十二晕的太阳图案,每晕内又有装饰极为精美的钱币文。
在太阳纹的周围则又是一圈麦芒纹饰。这麦芒纹与太阳纹之间又用团花纹作装饰。
在鼓面的边沿,则铸有六只对称的青蛙,青蛙的形态是蹲踞状,其中又有三只青蛙背负小蛙。六只青蛙与麦芒纹之间又是颇具神秘味道的变形羽人纹作装饰。
这面铜鼓的造型和纹饰,是典型的三国时期风格。它虽历经一千多年的流传和黄土中的尘封,只要稍加打磨,还会焕然如新。
这面铜鼓要是放到后世,绝对是一件一级文物。
它会惊动大批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因为它上面包含有三国时期的军事、农耕和艺术等重要信息。同时,它也是诸葛亮率军征伏南中的重要佐证。
叶汉清收起后世的记忆,思绪又回到现实中的这面铜鼓上来。
这绝对是一面上上鼓,在都掌人眼中,它不仅是一面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是权力的象征——“拥有诸葛铜鼓者,即可称王。”
他推测了一下目前自己所处的位置,这里离外面三岔口处的营地应该有四十里地。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叶汉清决定敲击一下这面铜鼓,看看它究竟有什么特异之处。
他砍断阻挡这面铜鼓滚落的那株小树,做成三尺长的木棒后,握在手中轻轻向鼓中心上的太阳纹敲下。
“咚咚……”
声音瞬间便从鼓身传出!
军营里皮质的战鼓声雄浑有力,而这面铜鼓则是带着雄浑绵长的金属声,更有穿透力。
他继续用木棒敲击鼓的中心面。
“咚咚……”
渐渐地,叶汉清觉得耳膜有点刺痛,脑袋开始晕眩起来。
这声音太邪乎了!
他停止了敲击,可是那鼓的余音还在远处的山谷间隐约地回荡着,绵延不绝。
再看这鼓周围方圆一丈余内的野草,由于受到鼓的声波振动,全都沿着鼓身向外呈图形散射状倒伏。
正在他为这面诸葛铜鼓折伏赞叹的时候。
“沙沙……”
远处树丛下的枝叶中,四五条碗口粗的蟒蛇,被鼓声惊出洞穴,正向快速地向远游走。
几条蟒蛇的模样,都是一副惊恐状。
难怪都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