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冰封百万年,重启华夏文明 > 第15章 开始种田

第15章 开始种田

几个人商量并制定了一套短期的工作方案。

继续用两天时间解冻存放农业、工程机械的仓库,里面有两台大型挖掘机,两台推土机,两台吊车及部分配件。

另外还有成套的农业机械,包括旋耕机、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碾米机、面粉机等。

油料仓库在太阳的直接照射下也解冻了,库存有一千吨柴油,以及部分黄油、润滑油等,可以给工程机械提供油料。

而吴佩瑶所在的农业舱除了实验室,还存放了少量的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红薯、土豆以及蔬菜等种子,可以在盆地培养种植。

挖掘机解冻之后,首先修整一个平台,将没有动力的四个方舱都牵引出来,这样就能利用方舱太阳能发电,满足各项实验以及日常生活所需。

熊磊和洪飞宇都能开工程机械,稍微学习一下,童昊也能操作,作为特种兵,飞机、坦克、小型舰船他都能开。

安置好方舱之后,八个人做了分工。

郑佩瑶负责种子的选培。

唐静和郑思怡负责后勤保障。

邹天明化验矿石,并根据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资料制定开矿选矿的设计。

童昊、谭谦、熊磊、洪飞宇四人负责警戒和工程机械的操作。

“童队,计划可能要改变一下,西边的堰塞湖水位上涨过快,应该先挖一条壕沟泄洪,否则整个盆地都会过水,种植计划也无法完成。”

刚准备大张旗鼓的实施农田开垦,负责警戒的洪飞宇就通过无人机观察到了异常。

四人连忙聚集在一起研究对策,开挖壕沟本来也是在计划之内,因为可以利用堰塞湖的水位落差建造一个小型水电站。

只不过这个计划是打算生产出水泥之后再实施的,现在不得不提前开挖。

“先沿着南边的山壁挖一条五米宽的壕沟泄洪,然后利用水流的冲刷扩大壕沟,这样能节省时间和油料,也能有效阻挡野兽从森林那边过来。

以后做水电站再重新开挖一条河道,咱们加一下油班,两台挖机一起开工,争取两天完成。

因为佩瑶已经根据温度测算出现在的季节相当于中部地区的四月份,培育第一季的水稻秧苗有点晚了,必须抢时间。”

小麦不是这个季节的农作物,只有水稻量产才能保证大家不饿肚子,而且只要三个月就能收获,童昊迅速做出决定。

四个人立马行动,两人一组,分别从东西两头开挖,一人作业,一人持枪警戒。

沉寂百万年的山谷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

两天一夜,一条三公里左右的壕沟贯通东西,堰塞湖的水找到宣泄口,顺着壕沟倾泻而出,只一个晚上,就将五米宽的壕沟冲刷成三十多米宽的河流。

盆地东边两百多米的落差,河流到这里成了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

底下峡谷的河流水位再次上升,具备了通航的条件,童昊计划下次去李家湾就乘坐机动快艇,三十多公里的距离,一个小时就够了。

解决了堰塞湖的问题,四人立马开始在平整土地,开垦农田。

这个盆地总面积大约有八九千亩,不过有一半以上的土地以石头为主,真正适合耕种的只有三千亩左右。

而农业舱储存的水稻种子只够种五亩田,玉米八亩,红薯、土豆各种半亩,大豆、绿豆可以种十几亩,棉花种十几亩,还要种植十几亩地的蔬菜瓜果。

按照种子的份量,这一季的庄稼只需要六十多亩地就够了。

有全套的农业机械,在吴佩瑶的指挥下,六十多亩地,连平整到下种子,总共只用了十天时间。

为了便于灌溉和生活用水,童昊专门挖了一条连通堰塞湖的沟渠到田间地头以及生。

种子是种下去了,后期的田间管理更麻烦,靠他们这八个人肯定干不了。

为此,在吃饭的时候,吴沛瑶专门向童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童队,能不能去李家洼找一帮劳力过来,帮我们种地,我们这几个人不能一天到晚泡在地里呀。”

“不是说有全套的农业机械,一个人可以管理上千亩的土地吗?”

对于种地,童昊是门外汉,但也听说过大农场的管理模式,因此感觉很奇怪。

吴佩瑶笑了笑:“那是大农场,我们这是小庄稼地,最主要的是这片土地都是生地,没有耕种过,肥力不足,如果不精耕细作,第一季的产量会非常低。

另外蔬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