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组织机构的设置给周大解释透了,童昊花了两个小时。
其实他也不怎么懂,都是从电脑里面现学的,周大能不能当好这个镇长,就看他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
好在周大做过多年的集市管理者,又有足够的威信,这一年还跟谭谦学了不少东西。
所以他一上任,就展现出雷厉风行的作风,首先将全部居民打乱划分村组,打破原来按姓氏家族聚在一起生活的模式 ,这样避免因家族势力过大而不服从管理。
然后安排自己的兄弟分别担任村长和组长,这样整个东湖镇就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他把东湖镇分成五个村,每个村十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二百人左右。
除了从事建筑、加工业的工人,以及老人和十三岁以下的小孩,其余的人都要参与农田种植。
每个村每个组都划分了责任田,分配了耕牛和农具,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棉花。
每个村组产出的粮食一部分留作本村组的口粮,一部分上交镇政府,蔬菜则是各村组自给自足。
另外有专人负责饲养牛、羊、猪,供应全镇的肉食。
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个大食堂,村民统一时间就餐,保证每个村民都能吃饱饭、都能吃上肉。
棉花统一交给镇政府的工厂加工成布匹和衣服、鞋子,再分发给村民。
由于老师数量不足,每个村的小学暂时没有招生,不过每个村六岁到十岁的孩子都送到基地,统一由郑思怡负责教学。
就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有八百人,郑思怡一个人可教不了这么多学生,她就将基地仅有的四台大屏幕电视机,连接童昊、谭谦、唐静和她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进行电教化教学。
这种模式肯定不如有真人老师分小班教学,郑思怡只能通过这个模式进行扫盲,然后在这些孩子中发现智商高、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进行重点教学。
东湖镇修建有大型物资仓库,每个村组也有自己的小仓库,物资的配送由镇政府统一调度。
另外每个村民小组都修建了公共厕所、健身场、篮球场、电影院,只不过电影院等设施目前无法使用,因为人才的匮乏,熊磊暂时没有精力生产制造娱乐类的设备。
但即便如此,美丽乡村的规划已经初具雏形,一排排砖瓦房井然有序,从森林里移栽的常青树、果树散落其间。
每家每户都是三间的堂屋,另外还带院子、厕所、杂物间。
每家都通了自来水,留有电灯电线,一旦火力发电站修建成功,所有村民都能用上电。
村子里面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面,大部分田间地头也都修建了水泥公路,便于农产品的运输。
而运输工具以牛拉的板车为主,这是因为基地的油料有限,熊磊暂时没生产汽车拖拉机的计划。
不过电动两轮、三轮车已经在准备生产,火力发电厂投入运营,电动车也能出厂,到那个时候,村民们的出行、运输问题都能解决。
“童队,你可算来了,有个事向你请示。”
完成东湖镇从上到下的组织架构,周大用了两个月,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急需要童昊帮他出主意。
童昊把权力给了周大后,很少来这边,他的主要精力都在徐寨工业园,那边的冶炼厂因为有取之不尽的优质煤炭,生产的材料产量非常大。
邹教授让他协助管理一下冶炼厂,他自己既要负责筹建火力发电厂,又要外出找矿开矿,忙得不可开交。
这次来东湖镇,童昊是来找谭谦和吴佩瑶的,元旦马上要到了,洪飞宇和郑思怡在准备婚礼,而谭谦和吴佩瑶还没有动静,他特地过来了解情况,顺便看看新兵营的训练以及东湖镇的发展。
可一来就被周大给拉住了。
“什么事啊?周镇长。”
“童队,村民的安置进行得很顺利,可大城附近不少村子都派人过来,想要并入东湖镇,这事还得你拿主意啊。”
“东湖镇的房子够住吗?”
“肯定不够啊,大城还有两千多人没有安置呢。”
“那你找我干嘛,虽然我们的总规划是要把东湖周边的居民都集中到东湖镇,可也要一步一步的来,没有房子,怎么安置外来的村民。”
周大苦笑:“我也是这样打算的,可附近的村民在参观了东湖镇以及我们的生活之后,全都等不及,除了村长都来找我,一些村民直接拖家带口,住进了大城里空着的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