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夜寒,寻常人衣衫单薄,没有修为的话,必定难以忍受。
采澐和姜灵运久居道山,各自只披单衣道氅,浑然到了寒暑不侵的境界,采澐害怕戚灵冻着,脱卸下道氅为她挡风。戚灵仍是对附近心存好奇,一路哼着轻歌跟着二人行走。
姜灵运叹道:“没想到,她反应如此平平。看来疯了,也不失为一种境界,很高的境界。这兴许就是师父说的,童蒙近乎道!”
采澐道:“这戚姑娘容貌端庄,此时虽然有些不正常,却十分讨喜,咱们别耽搁,给她吃些东西就带去见清简师叔,也能快些治好这稀奇的疯病。”
姜灵运道:“这也叫讨喜?原来师姐喜欢满嘴胡话的类型,活到老学到老。”
采澐道:“你受累,到山下再替我买件东西。”
姜灵运道:“买什么,师姐尽管吩咐?”
采澐白眼道:“买根鞭子!”
姜灵运愣道:“买鞭子做什么?”
采澐道:“你是出家人,不可以刀斧加身,也不可以挨受棍棒,我唯独拿鞭子抽你,才不会被师父骂。”
姜灵运脖子一缩,“师姐恕罪,我不敢多说胡话嘴贫了。”
采澐没再计较,平日里她与山上师兄弟相逢,彼此之间也大多寡言少语,唯独师弟姜灵运在身边时,眼前才热闹一些,虽然免不了时常责备这个师弟,这份师门情谊却比别人亲近不少。
在性子上,戚灵原本与她颇为相似,但此刻却变得温和开朗极了,嘴上净说些不着调的话,更显得毫无锋芒,这副模样,自然是人人见着喜欢。
三人沿着山路走了半里,来到一处大殿,碰上一位做晚课的道友,这人一见到采澐身后的戚灵,登时眼珠瞪大如灯,紧紧咬住嘴唇。
清微弟子待人接物时候,千篇一律是清静无为的面貌,采澐见这位道友对戚灵生出一副愤懑模样,心里头直犯嘀咕,不由问出声:“小乙师弟,你们莫非是认识?”
名为小乙的道士身形矮小,浓眉大眼,下眼皮浮肿着,说话还有些结巴,大家都知道他性格也最为憨厚,但这会儿却硬生生咬着呀,“我认得……她……,自然……是……认得!”
一阵疾风吹入大殿,圣案上的香炉青烟,躁动不安的摇了摇。
姜灵运凑热闹问道:“小乙,你俩怎么认识的?”
小乙紧缩双眉道:“在……在玉堂城外,我们就……见……见过了。”
采澐从未见过小乙有过这副森冷的脸孔,这位师弟在清微峰上,还从未跟人闹别扭红过脸,唯一的毛病就是有些口吃结巴,今天怎么见到戚灵,怎么这副模样?
采澐有些忌惮,生怕有什么隐情,却也不愿主动张口去问。
呼——
又是一阵风。
小乙板着脸,一动不动的盯着戚灵。
香案上缭乱的青烟,被风驱赶的四散奔逃。
姜灵运刚想开口打破僵局,突然听到四个字,堵到嗓子眼的话顿时咽了回去。
小乙这句并不结巴,大家都听得格外清楚,“邪魔外道。”
沉默,所有的声音都被窒息了。
良久,一阵清风从门外吹进来。
确实是不寻常的清风,采澐本已紧张到极点,门口随之出现了两个人,大殿内的紧绷气场随之涣然消散。
两人都是满头灰白发,高束紫金冠,穿着同样款式的海青色道袍,气定神闲迈步进来。
姜灵运咧嘴一笑,冲着他们深施以礼喊道:“拜见师父,拜见师叔!弟子灵运回来了。”
采澐也顿时放松许多,来的这二位,是师父清耳真人与师叔清简。师父鹤发童颜,身材稍胖,总是面带笑意,师叔清简却恰好与之相反,神骨悚瘦,仿佛辟谷不食了许多年,他目光也如鹰隼般扫视过众人。
大掌教真人清耳率先道:“戚灵何在?”
姜灵运躬身行礼:“我身边这位,正是戚灵。”
小乙陡然抢到跟前,扑通跪倒,怒不可遏道:“师伯!我……她,戚灵她她她是……是是……”
由于过于心急,他这句话始终没完整说出。
面貌消瘦的清简真人受不了这个,一甩袍袖,白胡子翘起一板一眼斥责道:“有什么话,起来,慢慢讲!”
小乙站起身,咽了口吐沫,“戚灵,外道魔教,红月教。”
采澐掌心发汗,所有人也都静静听着,生怕干扰了小乙,听他把话逐字逐句完全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