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双星兄弟 > 第二十五章 温室效应

第二十五章 温室效应

啦的洪水从断路上流到另一侧,远处对面有辆车,尝试着想开过来,试了几次发现水太大,只得放弃,司机下车站在车前发呆。

风天语将手机递回给姐姐:“是啊,以后说不定沙漠都会变草原呢。我在戈壁都遇到过下雨,那里已经几百年没下过雨了。”

“所以刚才我说地陷有可能是水位下降的原因嘛。”

“下雨不是水位升高吗,怎么会降低?”

“你说的水位升高是北方,我说的是南方。”

“怎么讲?”

“比如今年年初,广州连续五个月没下雨,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尤其三、四月份,湿度竟然还不到二十,差不多跟内蒙古一样。以前那个时候应该是回南天才对。今年广东、广西、湖南、福建都有地陷,而且不止一次,这说明地下水位在下降,无法支撑地面。”

“岂不是很恐怖?”

“但对于北方,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因为地形的原因,咱们国家的气候历来以秦岭为界,南涝北旱。最近这几年奇怪了,大量的降水不但越过了秦岭,而且还穿越了青藏高原。我们队这一年一直在新疆考察,你猜怎么着……”风蜜一边说着,一边翻出几张照片给风天语看:“两大盆地都在下雨,你看看,这还是以前的那个塔克拉玛干吗?”

“雨水都被搬运到了北方。难道是三十年岭南,三十年岭北?”风天语疑惑道。

蜂蜜继续翻着照片:“你看,这是现在的黄河,说是长江也有人信。”

“好事儿啊这是。”

“以前三北防护林种了几十年,一直不能形成完整的生态链。现在好了,不但长出了灌木和草,还长出了兰花。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风天语摇了摇头。

“有兰花,说明土壤的含水量开始稳定了。根据我们队建立的模型预测,未来的气候可能会回到夏商周时期。”

“据说几个古老的文化,都是在夏之前开始爆发的。”

“就是,想一想,夏商周以前,也确实应该是北方绿意盎然。否则,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气候条件,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下七垣文化、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石峁文化,不可能同时爆发,它们都在秦岭以北。”

“姐,想不到你对古文化也这么了解。”

“跟着咱爸,不可能不受影响。”

“也是!好像就没有咱爸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队这几年跑新疆,发现塔里木和柴达木都被降水覆盖了。看来再过几年,古河道就会重启了。”

“新疆一旦变成江南,岂不等于再造一个中国?”风天语兴奋地说道。

“如果我们搞的这个模型成立的话,就不仅仅是中国一家的事,而是全球问题。”

“我一个同学去年去阿联酋,那里隔三岔五就下雨,他也觉得很奇怪,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印象。那里的城市以前没有排水系统,现在下雨只得天天动用抽水车。人家都是洒水车,这些土豪是抽水车。”说着,风天语在同学的朋友圈里找到迪拜和沙迦街头的抽水车照片,递给风蜜:“姐,你说这会不会是温室效应造成的?”

“现在就连俄罗斯远东的很多地方冻土都在融化,但你说是温室效应,我倒觉得不像。”

“为什么?”

“理论上讲,间歇性气候不是这样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大周期的问题。按照我们的模型,在隋唐以前,黄土高原应该是绿色的,应该叫做绿色高原。从夏商周一直到隋唐,北方始终是这种温润暖湿的气候。那时哪有什么碳排放?哪来的温室效应?”

“这么说,那些环保组织,还有那个什么环保少妇,他们说的都是伪命题?”

“现在确实有因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但怎么说呢……”风蜜沉吟片刻,继续说道:“只能说是叠加,是雪上加霜?不对,是火上浇油?反正你懂我的意思。”

“那应该是针对秦岭以南,你刚才不是说北方会回归暖湿气候吗?这应该不是坏事吧?”

“从长期来看是好事,但从短期来讲,也许将要进入一个动荡期,对人类来讲,这或许是一个艰难的适应时期。你刚才不是提到阿联酋吗,那里这些年沙漠飞蝗闹得挺厉害,就与这种降雨有关。”

“这个都有关联?”

“是的!今后阿拉伯半岛地区的气候会两季化,雨季和旱季,类似马来西亚和印尼。旱季的时候,沙漠蝗处于独居状态,危害不大,一旦下雨,它们就会大量聚集,爆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