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溶点了点头,答应了。
出了宫,回到瑞懿夫人府,叶兰舟当即列出一张清单,交给二郎去太医院加紧制药。
然后又把大牛和远哥儿叫来,吩咐他俩快马出城,去各地采买硫磺、硝石、木炭等物品,这些是制作炸药的原材料。
在这个时代,由于技术和工艺的限制,火药需要明火点燃,爆炸效力不大,性能不稳定,长途运输太过危险,搞不好半路上自爆,没伤着敌人,反倒把自己人炸死一大票。
而火铳的造价又高,建造一支火器营,花费比骑兵营高好几倍,还只能用于近战,很不划算。
这些东西不能集中采买,只能分地区分批次采买,以免引人注目。
好在马快,短时间内能跑多个城镇,倒也采办了不少。
叶兰舟将东西全部藏进空间,动手制作炸药。
她没指望着这些炸药能炸死多少敌人,只求能把敌军的粮草大营给炸了就好。
这三天里,端王、康王、左右丞相、大理寺卿、左右都御史、各部尚书……一二品大官纷纷上门,请求叶兰舟将自家儿子孙子带去南疆战场。
皇上命叶兰舟和黎溶带些年轻一辈的可造之材上战场,就是在为国家培养武将。但凡能被选上的,将来少说也是个镇守一方的将军,足以光耀门楣、稳固家族势力。
彭锦玉迫不及待地要把两个儿子送去叶兰舟身边,可见跟着叶兰舟一来安全上有保障,二来多多少少能立下一些功劳,有个崭露头角的机会。
来客盈门,叶兰舟烦不胜烦,可皇帝都下了旨,她也不能全然拒绝,只好硬着头皮挑了几个像样的。
以大郎为标准,打得过大郎的留下,打不过大郎的,任凭你爹高官厚禄、权势滔天,叶兰舟也一概不收。
这一番挑选下来,倒是有两个出挑的,一个是右相之子高致和,今年二十,另一个是南平王世子黎煜,刚满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