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前一日,聂青琅陪着季蔓菁回了娘家。
季家其实离聂家比较远,走路都要差不多半个时辰。
季蔓菁的父亲是村里的大夫季青云。
他原本在镇上跟着师傅学习医术,成婚之后,平乡村没有大夫,他便留了下来。
季家成整个村子唯一的医户,成婚后夫妻二人生下了独女季蔓菁后再也没有孕育出来子嗣。
在村里面人想方设法送儿子到杜秀才家读书启蒙的时候,季青云也将女儿送了去。
没有儿子,将女儿培养出来继承衣钵也是可以的。
季蔓菁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聂青琅,自此便结下了十余年的缘分。
两人到季家时已经快到中午了,季蔓菁跟着母亲王莲花去厨房做饭。
季家堂屋里面就留下翁婿二人。
季青云锤了锤烟筒,摸出身上的火折子将叶子烟给点燃重重的吸了一口。
“菁娘怎么办?”季青云知道聂青琅应召出征的消息。
人员的名单已经张贴出来了好几日了。
“留在聂家,等我回来。”聂青琅垂下头道。
“你若战死了呢?”季青云声音淡淡的,却遮掩不住心中的控诉。
他好好的女儿嫁给他才三个月他就要被征兵入伍。
聂青琅沉默的半晌,跪在了季青云的面前,从怀里掏出一份和离书和一个样式精致的金镯子。
“爹,我也知道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活着回来。”聂青琅低声说道。
“可我还是不想和菁娘分开,她是我好不容易才娶回家中的娇娘。”
“可若是万一…”说到这里,聂青琅也哽住了,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若菁娘愿意在我聂家,我聂家弟妹必定敬重爱护菁娘。”
“若菁娘不愿,这份和离书和镯子则是我现下唯一能留给菁娘的,我就算长眠地下也会祝她另结良缘,百年好合。”
季蔓菁在厨房心思不宁的,王莲花便让她出来听听两人在说什么。
她站在房门外,躲在隔墙旁听到聂青琅的话语,眼眶通红,就是不让泪水掉下来。
屋子里面。
季青云接过聂青琅手中的东西,也是接过季蔓菁的一条后路。
若聂青琅战死,季蔓菁不能作为聂青琅的遗孀再嫁。
他怕女儿背上克夫的名声,如此季蔓菁这辈子就毁了。
“你起来吧。望你多体谅,我和她娘就这么一个女儿。”
听到季青云叫起的声音后,季蔓菁深吸了几口气,转头回了厨房。
没过一会儿,母女两人端着饭菜走了进来。
又是怀着沉重的心思,一家人吃完离别的这顿饭。
饭后,聂青琅陪着季蔓菁在她家周围转悠了一圈。
两人慢悠悠回到季家时,堂屋里的方桌上放满了给他准备的伤药。
还有一些常备的药丸子瓶瓶罐罐装上了一大堆。
太阳西斜。
明日就要走了,夫妻二人便没留在季家吃晚饭,带着一堆东西离开季家。
季青云送夫妻二人出门:“好好地,活着回来。菁娘只有跟着你才最快活。”
聂青琅郑重的点头,然后跪在了季青云和王莲花的面前:“拜别岳丈、岳母。”
聂青琅给两人磕了三个头牵着季蔓菁回了聂家。
夜里,聂青琅拉着季蔓菁又疯狂了一晚上。
第二日天微亮,聂青琅趁着夜色离开聂家,出门时就聂老大、李招娣和聂青华送他。
五里亭外,应征的青壮年聚在此处跟着征兵的衙差一起上路。
等到人群离开后聂老大等人转头往回走,季蔓菁从大树下走了出来,望着远行的队伍久久不能回神。
“菁娘啊,走,跟娘回家。”李招娣拉过季蔓菁的手搀扶着一步一步的往回走。
征兵的队伍走后整个村子安静了不少,几乎一半的家庭都有男儿征兵而去。
他们的父亲,儿子,兄弟,孙子都在其中。
可现在已经到农忙的季节了,地里面的油菜籽、小麦和稻谷需要打理收获,红薯、花生需要种下去这样秋冬的时候才会有粮食。
时间从不等人,不会等人们悲伤的情绪走后才让这些东西成熟。
更何况他们还要给官府上交田赋,这些都是皇粮,有的还要运到前线给士兵们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