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这个片子镜头语言不对,拍摄技法平庸,那导演基本就坐不住了。
这等于是去外面吃饭,顾客冲到厨房,指着厨师的鼻子说:你做的菜不好吃,烹饪手法都不对。
任何一个厨师可能都无法忍受这样的贴脸开大,不当场打起来就算修养很不错的了。
好在陈晓芯有挂,复制了国际大导演的一身知识和经验。
视听语言这一堂课,郑庆隆也是轻理论重实践,一条里理论简单说明一下,接下来便都是他从经典影片中剪辑出来的片段,每条片段讲了上下文关系,然后把理论往上面一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番。
这种授课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郑庆隆的课,全班所有人都听得非常认真仔细。
陈晓芯照样不例外,她还很悠闲的把郑庆隆讲课的内容和自己脑海里那些事例进行比较论证,发现郑老师讲得更深刻细腻和具体一点,也就有了继续听讲的兴趣。
这样上课,时间就会过得非常快,陈晓芯觉得自己就恍惚了一下,刚认真听课没多长时间,就到了下课到时候了。
这时候郑庆隆对教室里的学生说:“这学期基本的理论讲了一些,同学们可以自己拍点东西试试,用手机也行,不要求多好的视频质量,主要看理论掌握的水平和运用水平。本专业也照惯例有一个短片展,这也算最近的作业了。”
这个本专业的短片展陈晓芯还是有耳闻的。导演和摄影专业的每年都有举办,按照以往的经验,得到名次的同学在申请毕业短片资助,以及就业推荐上都能得到学校的帮助和扶持。
郑庆隆讲完,台下的同学就纷纷议论了起来。
“早就准备着了,就等这一天。”
“手机虽然说也可以,不过还是要用好机器才行。”
“我都跟表演系的学姐说好了,嘿。”
“其实关键是资金问题,不过既然是一种作业,找学校的同学帮忙应该可以的。”
“以前有拍广告的,有拍MV的,有拍短纪录片的,也有拍微电影的,不知道哪种更容易被选上参展呢。”
“可惜不能离开学校,不然能拍好多题材。”
……
陈晓芯没有立刻离开教室,而是坐下来听同学们的议论。对于她来说,同学们遇到的所有困难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