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举手靠近,安静站在一旁等待,于一个特殊角度看完大会。
“养气功夫不错。”
散会之后,易宗阳单独约见,上来就是一句夸奖。
罗学云已经习惯,华夏风气如此,若非有仇,陌生人见面总要夸奖两句,用来缓和气氛,特别是长辈对晚辈,干巴巴地上来就谈,彼此都没有心理准备。
“主要是大会精彩,呼啦啦就结束,没怎么感觉时间长。”
“小同志很会说啊。”
“领导过奖,做生意的本质就是跟人打交道,学会说话不是坏事。”
“往常别人说这话,我会皱眉头,认为他油滑世故,但是很奇怪,从你口中出来,就觉得清新诚恳,不像是信口胡来,怪不得你能从一个贫困农户,做出偌大的农业食品公司。这两年关于你的材料,我看到不少。”
易宗阳微微一笑。
“张武山给你办玉阑第一张合资公司执照,总算没白费气力,居然能把蔬菜卖到各大国际城市,若论出口创汇金额,你可能还排不上号,可若论创汇能力,很多地区都要给你让道,谁能想到蔬菜这种哪都能种的东西,外国人会喜欢翻山过海高价进口。”
罗学云回以微笑。
“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就会越高,国外很多群体,特别是国际大都市的精英,会将这种生活方式视作理所当然,理直气壮认为自己的餐盘上应该摆满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名贵且美味的食物。”
易宗阳道:“看样子你对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理解。”
“不敢当。”罗学云道,“看的例子多了,就觉得做生意有很多共同之处,我说句大胆的话,现在就是在学习别人的阶段,所以很多问题,没必要大开脑洞胡思乱想,直接取长补短拿来就用。”
“你这话确实很大胆。”
“我想领导找我来,肯定不是为了看我长什么样,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什么东西藏着掖着,我不痛快,领导也不舒服。”
“倒是真诚,那你觉得本省该怎么发展?”
“我就乡里之士,陈清都顾不过来,哪敢随便指点全省。”
“说说省城总可以吧,听说你去过江城花城香濠,还有外国很多城市,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总能说两句。”
罗学云沉思片刻,道:“各地情况不同,没法一概而论,只是要发展,核心还是人口,人口既是生产力,也是消费力,省城乃至全省要发展,最重要就是能留住本土人才,不让他们全被沿海大城市吸走,否则再多锦囊妙计,都难为无米之炊……”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核心就是一个意思,对大家好点。
易宗阳有没有听懂言外之意,罗学云并不清楚,但能让对方感受到他的态度,就是没法细致地提出某些措施,这让谈话只能匆匆收尾。
“你在玉阑有什么想法,尽管去做,只要坚持基本原则,就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