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东西方风土人情虽有不同,但许多地方都可以参考借鉴,我们的问题不是个例,亦是世界的问题。”
罗学云道:“我没想论断什么,指望大家相信,只是当做一种经营策略,看到这个方向提前准备,对和错没有那么重要,不过是晴备雨伞暖备寒衣,领导不必较真。”
王运琼凑数来的,本不觉得有自己发言的机会,摆明易宗阳更重视青农和罗学云,但眼下这情况实在不好装聋作哑,若真惹领导生气,不明不白一起挨板子岂不是亏大。
“以田集目前的情况来看,青云农业对耕种模式的改造,对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润物细无声,坚持自己耕种和想守在老屋的家庭,青农从来没有强迫,甚至都没有公开的宣传鼓励。
而是用青农职工的生活改善做榜样,引领风潮,若是觉得这样的方式好,就主动改变,若是不喜欢也无人去打扰,罗学云讲的百年大计,其实就是让大家伙自己选择,再长时间都可以等。
我可代表田集向您保证,绝对不会强行引导农户放弃耕地,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易宗阳道:“青云农业能做成百年企业吗?”
“若我们是对的,哪怕改名叫田集农业,陈清农业,都会存在下去,若我们是错的,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亦是合乎道理,承认结果就是。”罗学云道,“我的确是在做生意,但却是用生意践行理想。”
易宗阳没说话,沿着街面向前。
他看到宽阔整洁的马路,两边有花坛点缀,下水道的井盖刻着“陈清建设”,店铺的招牌各异,形制却都相似,供水消防规划细致,正在修建的学校,教学楼、办公楼、宿舍、体育场、操场一应俱全。
抛开罗学云对田集未来的判断,眼下变化确实是往好的方面发展。
“去黄岗。”
易宗阳当机立断,要去看看罗学云和青农的“庐山真面目”。
抵达村口,看到青云农业旧址,他便下了车,随意漫步。
以观感而言,黄岗就像是缩小版田集,只不过没有大片平整土地,居民都是沿着马路两边建房,形成前院侧园的格局,开辟菜园仿佛是不能割舍的情怀,家家户户无论大小都要有。
队部所在的主街,也有许多商店,肉铺豆腐店理发店优选超市修车铺等等,都是供应家常的门类,跟田集并不完全相同,像服装鞋子这种就没有,称得合情合理,详略得当。
更与田集不同的是人。
带孩子的多是老头老太太,或是抱着,或是牵着,悠闲地散步,猫狗们十分懂事,不会狂吠,而是不紧不慢跟在旁边,很有返璞归真宁静生活的味道。
众人不禁生出退休生活该是如此的感想。
“红黑榜?”
队部公告栏贴的纸条,吸引众人注意。
“共建美好家园需要所有人的努力,讲文明,树新风。”
易宗阳仔细查看条目,发现这是一种类似村规的东西,提倡或者说是要求村民讲卫生,懂礼貌,不准有违法乱纪的行为。
对于一些严重的坏行为,比如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玩牌近乎赌,要视情况处罚各种义务劳动,比如说在所有村民的监督下,打扫道路卫生,给孤寡老人修房砍柴做家务。
这合情合理,毕竟是村部发起,所有村民同意的条款,只是惩罚让易宗阳绷不住,按说真有人屡教不改,应当送去所里,没想到却是青云农业降低对他的评级,不跟他合作,不向他招工,仿佛这个惩罚更为可怖。
易宗阳想说什么终究没说。
“村里都有礼堂?”
他走向文化广场。
“广播和影片都是宣传倡导的好媒介。”
罗学云道:“不光是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建立完整的三观,成年人和老年人同样要学习,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爱护自己的身体,如何跟别人相处,如何教育子女……
当然学习这个词是一种表达,不是真的非要带着桌椅板凳听课做笔记考试,而是给大家展示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像我,没上过中学,没读过大学,不知道校园生活是怎样的,那么对待孩子的校园生活,同样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倘若我们能看到别的家长孩子,他们是如何相处的,如何看待孩子学习的,该会有一定的触发和思考。”
易宗阳道:“就像小学的电教室,像教育孩子一样引导家长?”
“世界变化太快,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大步向前走,却是盲人摸象,或许没有真正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