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什么的,都很顺手,图画书会看、放音乐的录音机会盘,任谁见到都要夸一句好孩子,真聪明。
然而罗学云的忧愁亦来源于此,孩子好奇心和活力都是旺盛无穷的时候,要学什么东西,养成什么习惯,正合时宜,若是错过,年纪越长,杂念越多,所花费的精力越大,见效反而越慢。
就不说外语了,光是普通话,若是不能打小接触标准口音,等方言某些腔调固化,长大真的很难纠正,还有绘画乐器运动什么的,此时正容易建立兴趣,打下基础。
他有时候一想,这不就是鸡娃么,非要孩子学这学那,懂这懂那?
可罗学云出发点真不是为这,有些人鸡娃的目的,说到底还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套想法,本身是希望孩子更多加分项,将来升学进社会能如鱼得水,更轻松美好些。
他却是想培养孩子审美品味,锻炼思维能力,提高专注力,将来生活中有一趣味调剂,不至于一旦独处孤孤零零,没有爱好支撑,甚至步他的后尘,需要重头再来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衣食住行这些外物,俩孩子从出生时候就有了,完全不需要将来再奋斗,唯一担心的就是能不能长成健全的人。
若是搬到江城或者香江,固然能接受到精英教育,高级讲师按小时收费请到家里,外国语言老师环绕式学口语,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不需等到第二天。
可这样,罗学云又怕孩子“无根”,因为接触不到乡土,离开家乡玩伴,打小没吃过苦,没见过穷,将来长大再见恒恒昭昭苦儿这些兄弟姊妹,连堂表都分不清,回忆谈起便如迅哥儿对闰土,陌生而隔阂。
基因和环境决定性状,这是生物学知识,地理环境上形成隔阂,产生变化的趋势是注定的,哪怕罗学云秦月再注意都不行,他们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全方位控制孩子接收的信息。
没有跟爷奶叔婶兄弟姐妹的亲缘感情,没有对青梅竹马伙伴同学的友情羁绊,将来俩孩子愿意将青云当做事业的可能性趋近于零。
因为太雅了,雅到孩子只觉得抚琴赋诗才是生活,因为太远了,远到心中只觉得父母是亲人,而爷奶是亲戚。
“爸爸想哄我干活吗?”月月飞扑过来,打断罗学云的思绪,眨着眼睛道:“不用哄,等我力气大大,就可以帮爸爸洗碗碗。”
“好,你和哥哥一人一天。”罗学云笑道。
秦月凑过来,柔声道:“有什么烦心事,怎么愁眉不展的?”
罗学云抱着女儿,将心中担忧简略说完,然后问道:“秦老师,你什么想法,是孟母三迁,还是画荻教子。”
秦月倩兮一笑:“真能拽文,要不是在家的日子我没闲着,还真让你问住。”
孟母三迁的故事耳熟能详,意为搬家寻找好环境教育孩子,画荻教子则是欧阳修的典故,其母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称赞环境虽苦坚持教育不懈,罗学云讲这话意思是想用父母老师努力来补环境不足。
“我们是在玩泥巴么?”
此话一出,罗学云立刻明白意思,回旋镖飞回,倘若他讲秦远山磨砺秦泉心志是“故意找茬”、“收效甚微”,想把孩子捏成自己想要的模样,那他打着担忧旗号,搞这么些五花八门的东西,难道不是异曲同工?
沿着哥哥姐姐的脚步,从黄岗小学到田集中学到陈清中学,怎么就一定养不出好娃,静静不好好读书么,锁儿是书呆子么?
搬到外地又不是不回来,就像罗学祥,只要把孩子常往老家带,真会厌恶老家贫穷落后,什么都不方面,没有城里舒服么?万一孩子觉得摸鱼爬树的假期时光更难忘呢,再者说,黄岗田集日新月异,将来还会越来越好,有电视有电话,比城里不差到哪去。
秦月见丈夫沉思,继续说道:“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对好人的标准也不一样,对咱爸来说,好好读书上学,能当老师当工人当干部,才是不辱门风,对咱爹来讲,却是踏实种地,能挑担子爬山路养家糊口,才称得上汉子。
你呢,是希望孩子文武双全,蕙质兰心,还是经营有道,点石成金,将来当武术家,医师,老师,工程师还是大boss?”
罗学云失笑:“你想考研啊,满嘴顺口溜。”
“种树跟育人没有差别,从种子到幼苗到成材,长成什么样即便一直关怀,也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模样,自然界风风雨雨恁多,变化无穷,你也是栉风沐雨的一员,尚未搞清楚其中道理,怎么就保证一定对一定好?”
“你要跟我辩论么,做父母好歹走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