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刘明现辛大树这些扶持厂,说是各自发挥长处,实际上因为青云太强,他们沾光太多,未能达到效果,而产生一种他们的确就是在蹭青云的锅吃饭。
就跟罗学风以为的一样,干大哥可以,为什么亲大哥不可以,凭什么区别对待,这种说法之所以能得到老爹老娘的支持,不光是兄弟情义,还是刘明现的状况让大家误解,后者付出的一些努力,比如争取出口订单,引进诸多设备,并没有被大家承认足够获得扶持厂利润分肥的资格。
罗学云自己是怎么想的呢,无非是优选的货架空着,进别家的货,还不如进自己家的,好歹带动家乡发展,包括青云做出口,也把几家扶持厂的产品放进名录,亦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作祟。
今年之前,为什么相安无事呢?因为青云是他的,优选也是他的,每年拿出大量利润分红,职工感恩戴德,可以视作“恩赐”,是你罗学云自掏腰包,普天同庆。这时,别说给扶持厂订单,就是直接送他们钱,也只有干看着羡慕嫉妒恨的份。
但偏偏,职工持股协议已定,初步确定工作五年以上职工的份额,虽然这是你罗学云白给的,虽然你罗学云占了大份额,可该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不能说了不算。
这种情况下,青云做生意一直带着扶持厂,给他们找订单挣大钱,却只分到一小份,假公济私的味道就出来了,尤其是辛大树王协礼这些人看起来非常不专业,而刘明现偏偏是“叛徒”。
反思,必须反思。
静静在办公室坐了一下午,看着成群的厂房向远处蔓延开来,油然而生出成就感的同时,亦有些颓丧,自己似乎犯了“左”(倾),在条件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强行搞壮举,除了听起来名头响亮,实际上对青云发展没有明显好处。
但他也没法后悔,更不愿意美化未选择的路,当时确实情况复杂,自己生出破罐子破摔,让青云死得壮烈一些的想法,现在没死,就只能补锅。
既然断,就彻底断。
能贴青云牌子的产品或者多半销量依赖青云的扶持厂,要把绝大部分股份给青云,利润大头也给青云拿,谁让你们带头大哥这么菜?有多大碗,就吃多少饭。
能自立更生的扶持厂,就纯当作扶持,把大头换给人家,等人家做起来,售出股份完成培育责任未尝不可,毕竟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家乡发展,营造食品之乡的产业集群。
总结来说,就是亲儿子要听爹的话,干儿子出些生活费自己想办法长大。以这个准则,对当下各扶持厂进行审核,同时竖立将来的投资策略。
当然,确定之前还是要开会,询问其他人的意见,这次叫的人就不少,不光袁晓成田秀禾几个,各事业部的主管、部门主管都来旁听,也是想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心里有没有跟着埋怨嫉妒。
刘明理作为战略部实际负责人,一听罗学云的话头,就知道是冲自家大哥来的,没办法,毛熊国什么都要,大大带动食品出口,罐头厂首当其冲获益匪浅,让很多知情人都产生不满,觉得罗总袁总呕心沥血开拓的商路,你们躺着白赚,是不是不太合适?
他们不明说却在私下议论,于是全公司就蔓延开来,形成不小的声音。
刘明理看了看袁田钟三人,袁晓成老神在在似漠不关心,田秀禾不以为然,钟乐则是若有所思,微表情上能鲜明瞧出态度。
“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罗学云结束叙述,眼神扫过会议室每一个人。
众人开启传统艺能——憋气,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咚咚咚!
罗学云指头重扣桌面,厉声道:“你们作为公司中上层管理者,公司运行的顶梁柱,对于公司经营战略一点想法都没有么?如果只会执行,没有半点主见,去当车间班组长,把位置腾出来好么!”
全场鸦雀无声。
“我能说两句么。”坐在罗学杨旁边的陈嘉乐扶了扶眼镜,淡定道。
他有资格淡定,作为香江清兰派遣的顾问代表,接替张德先副厂长主持实际生产管理指导,按道理是有参与青云食品重大决策和经营方向的,若不是陶莹没有授权,再三命令他们这些人不要喧宾夺主,做好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就行,他完全有可能跟许多同行一样,在合资厂当起“导师”,看见什么都指手画脚。
这种情况下,陈嘉乐和很多来青云的同事便把驻守陈清当做公费旅游,培训职工、指点方向该干就干,没什么大问题时,就去游山玩水,饱览山河风光,香江地方太小,很难跟内陆比。
“讲。”罗学云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