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下属套近乎,算是成本很低的管理秘术。
张光辉闻听此言,认真道:“罗总已经很了不起,相比较许多跟你同龄,甚至年纪超过你的前辈,都没你做的好。远的不说,就周程而言,偌大的饮料厂交给他,愣是做到倒闭,做到‘卖身’,要上头替他擦屁股,有哪一点能跟罗总媲美?”
“还是不太一样,周程掣肘太多,说是厂长负责制,实际工作中没法做到一言九鼎,乃至于现在饮料厂的命运,他都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
“他没做好,失败了,还能发表意见,岂不是告诉大家,厂子垮了不是他的错,不用他负责?毕竟他的意见若有用,本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
罗学云一时竟说不出话,诚然国营工厂的倒闭多半是因为情况有变,再加沉珂难去,但最后的负责人也绝不可能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否则就跟崇祯粉丝给他洗地一样,说什么明实亡于英宗,实亡于嘉靖,实亡于万历的鬼话。
张光辉继续道:“要论掣肘,谁做事没有掣肘,就连皇帝还得受臣子的掣肘呢,哪有真正的一言堂?即便罗总在青食经营上,不也得跟清兰公司磋磨嘛,陶总有什么事,一声招呼你不也得连夜南下。”
罗学云叹道:“是啊,人心齐,泰山移的状态可遇不可求,架构越庞大,职工数量越多,就越难如臂驱使,青食发展到而今程度,即便是我,许多事情都力有未逮,只能依赖老张你们多辛苦一点。”
张光辉肃然道:“应该的。”
“不要这么严肃,咱俩喝酒吃饭扯闲篇。”罗学云摆手让他放松。“你忧虑江城青食要做到什么地步,怎么规划新厂区的问题,实打实讲,我也讲不清,青食年产值已经过亿,到这个体量,能不能稳住势头,能不能再进一步,我心里没底。
我之所以答应清兰在花城建立分公司,不光是华总极力邀请,也是因为南方富裕,相对来说发展潜力更大,我心里存了老农思维,想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趁着眼下青云势头好,该扩张扩张。
只要不盲目,将来即便衰败,留下来的空架子也大,东卖卖西当当,能安顿好公司上下,不至于一坏全坏,只剩陈清厂的家当,不够塞牙缝。”
张光辉应时道:“常言商场如战场,士气旺兵势足的时候,就该多拿战果,不然就是错失良机,那样,等时机没那么好,要过苦日子时,就会发现家底不够,困难频出,后悔莫及。”
“话虽如此,但兵战凶危,被以少胜多,被偷袭大败,被诱敌深入的故事,历史上不在少数,即便现代商业这样的例子都屡见不鲜。”
罗学云目光灼灼,令张光辉意识到这可能是隐含的考验,对于他将来究竟能在青食占据何等地位至关重要,赶忙收拾心态,郑重回答。
“任何人只要做事,都有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哪怕最精明的商人也一样,常人会觉得做多错多,不做不错,与其冒着风险向前,不如守着战果,最起码眼前的荣华富贵依然得享。
只是历史告诉我们,举凡有这种心态的,多半得享的荣华富贵也就只剩眼前,按兵不动,坐视对手歼敌发展,壮大之后再相遇,已经今非昔比,完全不是对手。
在公司蓬勃旺盛的时候向前,总比固步自封要好,就算有什么问题也比较好解决,不然等到瓶颈期,四面八方压力一起涌过来的时候,青食就没有半点退让的余地。
何况青食现在的扩张是良性的,没有超出本事之外,陈清的经验能给其他分公司做基础,保证相当高的成功率,还有清兰顾问查漏补缺,我相信青食应付得来。”
罗学云不置可否,再度画起一大饼:“前次去香江,陶总跟我提出过子公司的构想,希望将青云食品变成广泛范围内的食品企业龙头,各分公司不受陈清总厂的限制,规模和产值都做大。你觉得如何?”
张光辉沉吟道:“运用之妙在于一心,对于公司经营来讲,无论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结构,关键要跟公司发展战略匹配,适应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公司对青云这个牌子素来珍惜,在这两个字背后,是青云上下潜心农业发展,坚守食品安全,求新求变求精,健康安全美味的理念与初心,所以涉及品牌形象和质量体系上,必须要集中管理。
然而细节处的发展,应对不同地方不同市场调整或更改经营策略,我想无论分公司还是子公司,都必须保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力,就跟我们厂开发雪糕冰棒,并没有在公司的规划中,是我们发现市场迅速响应,才将其做成不逊色某一系列饮料的销量。”
罗学云微微点头,道:“我以江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