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859章

第859章

点不着,更别说掌握火候。

但我勉励他也不是吹毛求疵,确实跟我预料还有差距,很担心开门红只火一时,而不能长久,偏偏真发生那种情况,我提供不了专业的建议和帮助,不得不大而化之讲一些宽泛的概念,勉励他们继续加油。”

陈昌达讶然道:“你还会说软话呢?我一直觉得你什么都会,无所不能,绝不可能认输,没想到还有这样一面。”

“你既觉得我什么都会,为什么不会说软话。”罗学云笑道。

陈昌达愣了片刻才醒悟玄机,哈哈大笑起来:“跟你聊天真是有趣,感觉越活越年轻,好羡慕啊,年轻就是最大的底气,未来终究是年轻人的。”

“难道你没年轻过吗?”罗学云依旧戳心,“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你羡慕的年轻人,也在羡慕着你。有时候少说一点最好,省得挨骂。”

陈昌达摇头道:“少说话不是白长嘴巴?”

罗学云向他竖起大拇指。

“影院看的怎么样?”

陈昌达作为很早就开始思考梓良-洪兴问题的大佬,产业转型动作很快,愿意帮罗学云立足,投资联合制造乃至于涉足电影行业,都是计划的一环。

只是囿于种种因素影响,譬如魄力不够,人才不多,习气难改,许多尝试没能取得期望的成功,仅有跟罗学云的合作开花,不用动脑子,他也知道该跟罗学云保持良好关系。

事实证明他没选错,清兰系蒸蒸日上,罗学云后发先至,比他还有钱,那么更得抓住交情,厚着脸皮求助。

“以甜蜜蜜的上映效果看,内地观众还是喜欢香江抒情风格的,一些瑕疵和破绽都被剧情故事带过去,最要紧的是观影群体比我预料的多。”

陈昌达精神振奋:“光岭右人口就是香江的十倍,哪怕观影比例、电影票价都远低于香江,加起来的收益也不遑多让,何况大江南北还有更多的城市,我不得不赞同北上,只是……”

罗学云打断他的抒情,哼唱起来:“policeman fire fighter or a post man,why not something like your old man。”

“嗯?做咩,我跟你说话,怎么唱起歌来。”

“一首发明小曲儿,恭喜你发现人明战争的汪洋大海。”

“神经。”

“不要但是,虽然合拍片的要求越发严格,可混饭吃嘛,总要跟着市场走,就像牧民逐水草而居。”罗学云微笑道,“香江市场狭小,无法光靠本埠养活自己,好莱坞工业大片又越来越强劲,还要保持高傲的头颅,不肯伏身北顾,很没道理。”

香江观众很有自豪感,很长的时间段里,本土电影都能雄霸票房前十,偶有一两部进口片杀出重围,及至侏罗纪公园神兵天降,成为第一部香江票房超过六千万的电影,不光香江电影市场,亚洲甚至全世界都迎来好莱坞大片疯狂的时代。

这还只是开始,今年还有打破全球票房记录的泰坦尼克号,以及同样威风凛凛的侏罗纪公园二,本埠市场不够大,又没有进口配额限制,香江电影没落是注定的,陈昌达不愿退出这个行业,只能一路向北。

但他非常犹疑。

“道理我都懂,可是限制太严格了,我不是心疼钱,论人工,内地比香江便宜,但制作水平能一样吗?杂糅混合会拍成什么样子,到时候不成了赌运气。”

内地与香江合拍片一度兴盛的原因就是其不占用进口配额,譬如少林寺,哪怕演员和场地都是内地为主,却因为是香江公司出品,依旧占用引进名额,这个名额要跟西方大片竞争,票价也会更高。

很显然跟内地电影制片厂合作,不仅能获得较低的人工成本,还开拓了市场,有资源的岂能不跟风就上?昌达电影也是其中之一,合拍过好几部电影,从最开始的双龙会到现在的甜蜜蜜,可算吃饱喝足。

但是去年,准确说应该是上上个月,出台了一项规定,严格要求以我为主,重点突出导演编剧摄影师以内地居民为主,其他主要角色演员也得达到一半以上。

相当于明确规定火腿肠必须含肉量超过百分之五十,否则归为淀粉肠,对于陈昌达这样的老板来说,等同二选一,先顾香江市场还是内地市场。

毕竟不同的制作班底,拍出来的作品绝对不一样。

陈昌达还好只是疑虑这样的合拍片质量如何,能不能收回成本,某些电影公司却是不屑一顾,自断合拍之路,结果金融危机呼啸而来,配合好莱坞大片的混合双打,香江电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