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注意力都放在舞台上的演唱,梨梨和月月担任伴唱,主唱年纪比他们稍大些,是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嗓音明亮圆润,声音不大却把伴唱压制得黯然失色。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
一曲唱罢,月月屁颠屁颠拍姐姐的马屁,要说唱歌也是她的爱好,没少培养学习,更是发过单曲的小歌手,可要论实力,真差一截。
陶莹带头鼓掌,看向罗秦夫妻,笑道:“怎么样,有没有周璇邓丽筠的味道?”
“太有了。”秦月毫不吝惜夸赞,“我见天吹捧小月是歌星,唱歌好听,跟李乐一比,贻笑大方,天赋这东西不得不服。”
“可不,要不然怎么叫老天爷赏饭吃。”陶莹得意道,“罗sir,够格出道么?说句话。”
罗学云神游天外,谈起金嗓子,他总是会想起某部电视剧经典一幕,西装革履的崔中石掏出一沓法币,要点《月圆花好》,指明周璇原唱味道,结果店小二笑呵呵说,请先生原谅,敝店不收法币,时代风味浓得能溢出屏幕,令人会心一笑。
“更像邓丽筠,哪里挖掘出来的?”
“我到花城出差,想着顺路看看优选时代有什么魔力,让大家着了魔似的喜欢去逛,碰到她在海底捞月兼职唱歌,唱最多的就是《甜蜜蜜》,服务员说大家都把她称作‘小邓丽筠’。带过来你掌掌眼,能不能成为歌星?”
“路是能铺平,就参加明年的大湾区歌唱比赛好了,顶着‘小邓丽筠’的名号出道,首张专辑翻唱邓丽筠名作,营销住这个人设,慢慢推出原创,站稳脚跟没问题。可是要做歌星,我不看好。”
“大湾区比赛,这是什么地方的比赛?”
“就是泛亚跟粤台联合举办的粤香濠新秀歌唱大赛。”
“粤香濠就粤香濠,胡乱给人家起名字。”
“没文化真可怕,全球化时代,依托海湾、港湾为核心的综合经济体等同拿到发达地区的门票,既然有纽约湾区、东京湾区,自然有粤香濠大湾区。”
“好好好,你厉害。”陶莹喊道,“小姑娘这嗓音凭什么做不了歌星?”
“小红靠捧,大红靠命,泛亚能给她一个出道位就算尽力,谁能保证一定把她带成歌星,翻唱和小什么的名号只是起跑线先走一步,不能直接把她送到终点。若谁敢拍着胸脯保证造星成功率十拿九稳,他早成娱乐教父。”
香江乐坛喜欢翻唱,包括明星前作重编以及别地名作填词,全然归为作曲人才不足有失偏颇,更多出于商业化考虑。
实体唱片时代,无论黑胶唱片、磁带还是CD,都会让唱片公司先承担很大一笔成本,接受不了过高的扑街率,否则会跟电影制作公司似的,追求大制作却票房失利,直接结业。
这时候出道位内部严选,新人翻唱前作造势,老人填词别作压阵,都是出于经济考虑的正常行为,很多歌手都是这样过来的。
前作别作成功过,复制过来风险大大降低,起风了、道姑朋友大火足以说明这个模式经久不衰,而跨年晚会各台齐唱不同填词的APT,则说明好的商业模式不挑时间,不挑对象,一直充满活力。
当然效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没有必胜公式,需要注意打法。
“这方面我得听‘专家’的意见。”陶莹打趣道,“不过该投入的资源不会少,我认定她是个好苗子。”
“可以,如果你坚持造星,还有一个好去处,不一定能成为歌星,却能保底明星。”
“是在泛亚娱乐吗?还有我不知道的东西。”
“泛亚传媒要以《泛亚流行》的主持人为核心打造一款节目,主题就是请明星做客,聊聊天做做游戏,李乐出道后常去这个节目,跟主持人打好关系包红的。”
“什么节目这么厉害?”陶莹不敢相信,“你机器猫啊,口袋里这么多法宝。”
罗学云笑道:“不是节目厉害,而是人厉害,到时候你就懂了。”
国服第一奶妈,有帮无类的何老师,跟你开玩笑的,什么小演员小歌手都给你带出来,青春版战斗力只会更强!
“那我可得重视他。说起来泛亚流行盘点香江娱乐的特辑也快播出,正是他这个主持人发挥能量的时候,我常去关心关心罢。”
“应该的,这样的人才可是陶萱三顾茅庐请回来的,你可别吊儿郎当,毁了亲妹的事业。”罗学云打趣道,“新节目就是接档泛亚流行特辑,在回归晚会之后播出,一周一次,如果做得好,他就不会再主持泛亚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