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蜀相:截胡诸葛亮 > 第一章 土地是造反原罪

第一章 土地是造反原罪

玉京曾忆昔繁华。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大汉初平二年,平原国,平原城。

青城八月絮如雪地,肥了桑田又风归。绿遍山原花满山,潇潇子规命如烟。

平原城外,远处拖家带口的人群密密麻麻,充满希望的张望前面的平原城。更远处,道路两旁的树,蔫蔫的塌着,沟子里有些尸骨,绿豆蝇嗡嗡乱飞,尚未熄尽的灰烬里,一些小孩的腿骨若隐若现。

平原城内,落日余晖,桑榆晚景,鸡犬桑麻,街衢闾阎之间,青石街道、酒肆脚屋、狗屠肉铺、文轩墨阁,一路雅俗杂陈,车马粼粼而来,货物川流不息,走夫肩挑手提奔波忙,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生活的烟火气。

平原城,在战火交织间,赢得了短暂而诡异的繁荣。

国相府外,刘玄德忧愁地看着沿街排队等候施粥的百姓难民,心中五味杂陈,念及府中钱粮日益减少,面色更显苦色,好端端一个大汉皇朝,天灾人祸不断,天子宛如傀儡,百姓黔首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中平元年起,先是黄巾作乱,后是各族叛乱,再是董卓入京,接着诸侯共讨,最后是诸侯混战。八年间,刘备吃过苦、流过血、杀过人,但是世道依旧是越杀越乱,“唉……这该死的乱世!该死的董卓!该死的世道!”

八年沙场秋点兵,八年苦战喋血,刘备满腔豪强壮志已然磨灭不少,当初那股我为天下先的冠军侯志向早已沉入心海。

而自己出身浮萍,上无先辈抚持,下无资财营生,奋斗八年才仅得小小平原国相,城中世家豪强蔑视,郡中官吏阳奉阴违,自己苦求城中富户开仓放粮以救百姓,可结果是一颗火热的心碰上一块块坚冰,但好歹天不负有心人,自家两位弟弟确实常伴左右,可算聊以慰藉。

“大哥!太史先生来了!”一个大嗓门响起,惊醒了沉思的刘备。

“好!快请!我们前往迎接!”听闻先生已至,刘备愁云漫布面上露出笑容,双眼透露些许期待。

太史先生,传闻青州人士,三年前来平原,日常乐善好施,无论贫富,公平对待,善教人读书识字,颇受百姓爱戴,更因一部《三字经》而名传冀州。自己刚任国相,就亲往拜访,多次来回之下,也是相熟颇深。于是,刘备趁机提出请先生授课。没成想,太史先生当场答应。

抬眼望去,迎面走来两大两小。

一个身材颀长,面白微须,二十四五年纪,脸上总是带一缕笑意,很是让人亲近。另一个身材粗壮,皮肤黝黑,满脸横须,旁人一看就是凶人,倒是与张飞无二。两个小的,高个的约摸十七八岁,一脸青春的模样,矮个的差不多十三四岁,一脸好奇之色。

“备,见过先生!”

“飞,见过先生!”

“慈,见过国相,见过张将军!”众人一一行礼。

“先生,请!”刘备恭敬道,丝毫不在乎来者年龄比自己小。

“国相请!”太史慈回礼。

稍许,众人一起来到国相府左厅书房。书房不大,陈列简单,但在其间等候的人可不简单。首位的是面如重枣、唇若涂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后世奉之为武圣的关羽关云长,旁边的两位一胖一瘦、一高一矮,永远乐呵呵的孙乾孙公佑,和性情洒脱、不拘小节简雍简宪和。

三人见太史先生和刘备、张飞进来,纷纷躬身道:见过先生!

“呵呵,诸位客气,咱们都是熟人,不必见外!”太史先生笑道,“既然人齐,那咱们就开始吧?”

“大善!我老张最喜欢听先生讲排兵布阵呐!”张飞一听赶紧找地方坐下。

“先生请!”刘备将太史先生引到主讲台上,然后庄重的跪坐,一脸期待。众人也依次坐好,只有跟随太史慈来的壮汉,一脸不情愿的坐在后排。

“武安国,快坐好!”张飞一巴掌拍在武安国胳膊上,让其老实一点。武安国这才老实坐好,没办法啊,打不过人家啊。

“子义先生,不知今天讲什么主题?上次您讲的弩兵对骑兵排兵布阵真的是透彻,让我茅塞顿开啊!”刘备问道。

“诸位,今日不讲课,只讲三问!”太史慈笑呵呵说道。

“三问?”众人不解。

“一问黄巾为何而乱?二问天下乃孰人之天下?三问如何结束乱世!”

说及此处,太史慈也不由的扪心自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