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孩子们的兴趣班真是五花八门,看吧,已经花费了5个篇章来写哥哥亦柏跟弟弟亦霖的兴趣班,接着再写最后篇兴趣班作为整个兴趣班的结束。
前面说了,不管哥哥亦柏的尤克里里,吉他,还是素描,以及弟弟亦霖的小提琴都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演奏或者画,可是这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子,这未免太静了,不好,得安排些能动起来的兴趣班。
选择来选择去,还是觉得跆拳道能满足这一选择,学跆拳道从未想过让孩子们成为下一个黑带什么的,就是单纯希望他们强身健体。
跆拳道是从白带开始考起的,一级一级考的,大概半年或者一年升次级,最开始,哥哥亦柏跟弟弟亦霖同时学习的,那时候哥哥亦柏8岁,弟弟亦霖6岁。
两个孩子同时学习跆拳道,相关的优劣势也明显地展现出来,哥哥亦柏领悟能力强些,弟弟亦霖的身体柔韧度强些。
一个阶段下来,弟弟亦霖可以横劈,竖劈,下腰,可是哥哥亦柏劈叉怎么都劈不下来,每次都要垫一个海绵块,才勉强劈下来。
但是对于品势,跆拳道章结的记忆,哥哥亦柏明显比弟弟亦霖记得熟练,有章法,两个兄弟各有千秋。
跆拳道老师换得最为频繁,第一个跆拳道老师确实不大记得了,现在的跆拳道老师很热情,开朗,随和,也很认真,每次孩子们过去,都会叫孩子跟家长行礼,家长送完孩子,会让孩子们跟家长说再见。
哥哥亦柏因为学业以及后来的转学(公立转到私立名校),逐渐放弃了跆拳道,这是哥哥的第二次放弃,第一次放弃钢琴,第二次放弃跆拳道。
弟弟亦霖从大班坚持到现在,也快4年,跆拳道的级别从白带到了蓝带,未来他的跆拳道之路走多久,不知道,但是等弟弟亦霖如果以后寄宿了,那么跆拳道估计也大概率地放弃。
相比较而言,能动起来的兴趣班放弃的系数比安静地呆在那的培训班要大些,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是大概率是这样。
编程课,这算这几年很火的课程,但普通的兴趣班都被老百姓学得七七八八的时候,肯定有新的课程推出来,编程就是,市场上编程分线上跟线下的课程。
因为哥哥亦柏寄宿,弟弟在公立学校,倒是晚上有时间,周末都排给了小提琴,跆拳道,不可能给他周末都排满吧,所以编程对于他们兄弟俩,只能选择是线上。
说起线上的编程课,也颇为一番周折,最开始,带两兄弟俩去线上的课程去体验过课程,感觉不错,但是每周末要接送,时间不允许。
然后线上的某猫课程有一次体验课,哥哥亦柏跟弟弟亦霖同时体验,感觉那视频化的课程很有意思,可以按照老师给的源码,让游戏里的动物活起来,可以玩游戏,做完,孩子们很有成就感。
同时,这样哥哥跟弟弟可以一起上课,也所谓一举两得,但是后续编程课只有弟弟亦霖在上了,哥哥亦柏不是不想上,是真得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