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垂直的环线上,这是斥力通道。
一条环线上三个,在炮管上间隔15公分,打12条,共计36个正方形缺口。
接下来,用两公分的珊瑚银,给炮管做一个可以转动的套子,这是用来当作斥力挡板和开关的,珊瑚银一公分厚度衰减50%,两公分就是100%,斥力为0。
所以,现在双层炮管变为内径3.5,外径9.5公分,在珊瑚银滑动套管内侧,同样绘制一套减少摩擦力的阵法,让它转动的更顺滑。
珊瑚银套管上,竖列按照紫金炮管,同样间隔15公分,打十二排,横排的话,正方形规格不变,但数量嘛,间隔一公分打一个,这样,轻轻转动一公分的距离,就可以实现斥力的开和关。
而且当珊瑚银套管一直转动时,就可以实现连续的斥力开关效果,此乃连发设置。
在珊瑚银套管外侧,再建造一个外管,此外管通过炮管底座和珊瑚紫金炮管连接在一起,和珊瑚银套管只贴合,不连接,方便套管转动,当然,外管内侧照样绘制减少摩擦的阵法。
为了安装金玉石,外管厚度至少要一公分以上,为了保证证元磁炮的强度和抗打击能力,所以选用珊瑚金,打造一个厚两公分的外管。
似乎有些太重了吧。王舞看着眼前这个好几吨的大家伙陷入了沉思,说好的便携式呢。
好像没必要外管通体用珊瑚金打造成均匀厚度,只需要用珊瑚金包裹三十六个金玉石对应安装就行,突出来一点方块也无所谓啊。
用两公分的正方体珊瑚金把金玉石安装进去,当然,特殊面不覆盖,将外管厚度变为0.5公分,然后开通和紫金炮管对应的缺口,再将之前制作好的正方体珊瑚金安装到缺口上,金玉石的特殊面正对缺口,而珊瑚金正方体和珊瑚金外管则彼此活化链接。
此时,外管上的金玉石和紫金炮管中心线的距离是,外管厚度0.5公分,旋转套管厚度2公分,紫金炮管厚度1公分,以及,炮管内半径1.75公分。
总长5.25公分,但这是直线距离,因为金玉石是按照四十五度角安装的,所以距离炮管中心线距离是7.5公分,比实验型号间距略长一丝,按照金玉石和黑铁石最大间距30公分换算衰减程度,衰减25%,剩余能效75%。
全新的距离能效,全新的材质能效,更高的金玉石数量,减半的斥力角度,全新的单面推力变为346公斤,12个斥力面,总推力就是4152公斤!
啧啧,王舞概率了几声,比之前设计的还要更高一些,都快有超·元磁炮的一小半了。
不过似乎还是有点重,王舞思索了下,最内侧的珊瑚紫金炮管重540公斤,中间可转动的珊瑚银套管重690公斤,外侧的珊瑚金外管还是超过了600公斤。
总重接近两吨了,还有自动供弹装置没安装呢,王舞思考了一下,果断跑去绿竹那里,顺了点浮尘土回来。
用珊瑚金混合浮尘土,打造了两个微型浮空环安装到便携元磁炮的尾部,虽然她技术一般,但用的浮尘土够多,堆叠的浮空阵也够多,所以效果倒还不错,每个能够减免50%的质量,直接将元磁炮总重变成了450公斤。
嗯,不错,王舞挺满意,当然,这种微型浮空环的减重范围和减重上限,是没法和炼器殿打造的那种大型浮空环相提并论的。
人家减重比例虽然低,但范围和上限极高,空载就能给银雪号减重几千吨,满载时,减重比例降到最低的10%,依旧能减少7800吨的重量!
接下来是供弹装置,便携式元磁炮采用了和超·元磁炮一样的设计,是从炮管底部进行供弹,为此,王舞打造了一根和炮弹同尺寸的珊瑚银管。
内径3.5公分,外径5.5公分,和珊瑚紫金炮管规格一致,供弹银管长一米,能够放置11发炮弹。
但这点数量怎么能让王舞满足?
只是放炮弹而已,不需要强度,不需要韧性,不需要减震,所以,王舞在供弹银管内部绘制了空间扩容阵法。
为了方便供弹和连射,王舞没有整比扩大容积,而是只提高了供弹银管的内部长度,没有改变银管内部面积,这种扩容方式,反而变的更加简单。
随便增长十倍,装弹量变为111枚,这下就差不多,连发的时候异常简单,只需要持续往前推动就是,当然,推动的速度要配合珊瑚银套管的转动速度,只有打开斥力通道的时候,炮弹进入炮管才能发射。
但怎么做呢,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