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好吃的,但是都没有这一顿饭来得有烟火气息。饭桌上,阮青姝和谁都能聊几句。宋闻砚虽然没怎么说话,但是一直在注意阮青姝的状态,眼神都没有离开过阮青姝。
或许这才是家的意义,
高丽珠对此有了新的期待。
几个人吃完饭,宋闻砚就将两个人送去了酒店。
结婚的前夕,新娘和新郎是不能见面的。
于是宋闻砚在第二天就被阮军等人撵到了新居里。
这两天两个人都不能见面。
这一天一早,由宋运时出面将婚书送到了阮家。
古人常说“一纸婚书”,在古时候送婚书是双方的一种契约,也是古代版的正式结婚证。
虽然宋闻砚这边没有长辈出现,但是他将一切都考虑周全。
难怪。
有一天夜里,阮青姝看见宋闻砚在灯下写着什么东西。她想看,宋闻砚第一次没给他。
想来,应该就是这婚书了。
与此同时,还有正式的聘礼。
一张红纸上写着:【现金六百八十八元,三金二两,桂花酿两坛,衣服若干,毛线三斤,棉花二十四斤,布票十八丈,棉被三条,手表两只,缝纫机一台。】
整整一页纸写得密密麻麻,很多细微的东西宋闻砚都没有再往纸上写。
婚礼前一晚,
阮青姝和余丽娟睡在一起。
余丽娟看着自己的女儿,“从明天开始,青姝就是别人的妻子了。”余丽娟的眼里全是对女儿的恋恋不舍。
阮青姝窝在母亲的怀里,“妈,我又不是去多远的地方。你要想见面,很快就能见到。”阮青姝和宋闻砚以后肯定是定居在上海的。
余丽娟摸了摸女儿的脑袋,“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婚礼当天
一早,阮青姝还没有清醒就被几个伴娘拉了起来。
她嘟囔着嘴,“你,你们怎么都来啦?”
开始伴郎和伴娘的事情都是宋闻砚和阮青姝准备的。直到两个人和余丽娟说起,才知道这伴娘和伴郎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最后一合计,阮青姝又拉来了周麦和田野。
此时,阮青姝被四个人围着。再想睡觉,阮青姝都睡不下去了。
“快起来化妆啦!”黎晓华去推阮青姝。
“起了,起了。”
这简直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接亲的时候,阮青姝选择了中式礼服。
她端坐在梳妆桌前,微卷的睫毛,稍施粉黛的小脸愈发精致。由阮军和余丽娟亲手,将奢华精致的凤冠戴在了阮青姝的头上。一身浓墨的红色更显高贵和雅致。
就在阮青姝这边准备差不多的时候,宋闻砚那边也准点出发。
鞭炮声从新居的门口响起。
田野疑惑于婚礼都已经设计得如此仔细,为什么最后宋闻砚还是要选自行车。
说起这件事,宋闻砚非常有耐心的回答:“这是我和青姝的约定。”
因为自行车这样东西,承载了他们太多的回忆。
新郎带着四个伴郎骑上自行车,浩浩汤汤地往阮家赶去。
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门都还没进,就被黎晓华等人拦了下来。
田野表现得尤为有经验。虽然他没有对象,但是这样的婚礼已经参加过很多次。
“红包呢,快把红包给她们。”
“只有红包?”黎晓华的表情明显很不尴尬。
田野挑眉,“还要什么!”
“只要你们放人,我们什么都做。”
田野这样说,黎晓华就来了兴趣。
“这可是你说的。”
田野旁边的几个人都在附和,“对啊,我们说的。”
高强去撺掇虞屿和肖峰,“你们俩去说说啊。”
虞屿走到门缝的位置,“静静,你们开开门吧。外面好热啊。”
可显然邹静并不是可以轻易说动的人。
“先把红包拿来了再说。”
“不够多,我们可不开门。”
有黎晓华在,这场子就不怕热不起来。
于是乎,田野几个人拿出了最大的红包从门缝里塞了进去。
“怎么样?各位还满意吗?”
不得不说,宋闻砚在这件事情上显然是十分上道的。一路上来就是四封大红包开局,几个人还真不好再将大门拦起来。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