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里面有一番“清官比贪官更恶"的论述,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总标榜自己没有私心,自己都是为了大家好,就会做出实际上比坏人更恶劣的事。
就比如说秦始皇,他甚至连子孙后代的称号都想好了!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结果连二.世以后都没用上!
设计很漂亮,实践起来都是扯淡。
再比如说经常被称之为穿越者的王莽。
天下都一塌糊涂了,这家伙不好好琢磨怎么救火,还要和学者们探讨史书,花了大量功夫来修订全国地名,就是想要搞一劳:永逸的制度建设!
最典型的就是朱元璋了。
以把全国人民塑造为植物为最高追求目标!
都排排坐好,朱爷爷给你们都安排上,以后就不许再乱动了,拉钩上吊一万年不许变。
他还要设计一整套说教体系,天天在全国人民耳朵边上念叨那一套一言难尽的《大诰》
他就是想要通过这些自己设计出来的制度,永远消除社会上的潜在不稳定,彻底给老朱家开创万世太平。
历史上的昏君暴君,大都是自己胡折腾就完事了。
而这帮使命感非常强的开国皇帝,总是怀着一种使命感,要为子孙万代计,根本就不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搞出来的基本都是二十年之后就变得畸形又搞笑的垃.圾.....
只可惜当年的受害者们,已经不能再发出嘲笑声了。
历史的方向被这些人扭转,后来人也只能长叹一声!
朱裕深深理解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道理,但即使是这样,他也差点陷入了这种开国皇帝的使命感带来的窠臼中。
他曾经看到过有人写的笑话。
朱元璋:“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坚持了几年?
那套刊行全国的《大诰》,要求每户都有,朱元璋一死就烟消云散了,到清初甚至彻底没了。
与其发行量相对照简直匪夷所思,估计大部分都拿来引火了。
雍正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搞的《大义觉迷录》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是全国刊行,组织全体官吏学习,曾静作为当事人还要全国巡回现身说法。
结果老子一死,儿子上台就给禁了。
曾静也直接被看了脑袋,而有趣的是,雍正死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能杀曾静,可惜后代根本没听啊。
朱裕做了二十多年的大乾帝国皇帝。
已经搞明白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决策者,不能过于短视和自私,否则走向反面往往会更加危险!
“子孙事自有子孙计,守住自己能力边界,安心老去就可以了!
“妄想搞什么千秋万代的人,最终都会被历史所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