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就回大明吧!”
“不必再等了!,
朱裕早已对石见银山的开采事宜做了安排。
东瀛灭亡之后,就可以直接从大乾运送开采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石见银山的开采。
现在的东瀛,还有足足七百多万人,劳动力是完全足够用的。
之前朱裕往东瀛派遣那么多侦查团,除了获取灭亡东瀛的情报之外,最大的任务,就是勘测石见银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朱裕在五六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侦查东瀛岛的地形情况了。
现在只不过是收取胜利的果实而已。
“好!
“那就马上出发!”
朱元璋和朱标等人,在听说了河南桐柏山银矿,以及大宁银矿之后,也已经归心似箭。
而且,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和监国的太子,此次出来已有一个月多了,也确实该回去了。
至于大乾帝国阅兵仪式的事情,需要等到大乾的人员到齐之后才能正式开始。
做好决定之后,说走就走,没有再做任何耽搁。
朱裕带着二十万大乾海军,朱元璋等人和朱裕同乘一艘船,当天下午,就直接抵达了广东港口。
大明的三十万海军,因为速度较慢,还在赶路。
....
与此同时,大明中枢应天府内,胡惟庸利用朱元璋和朱标不在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几乎已经把大明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变成了利益共同体。
除了中书省右丞相汪广洋,户部尚书吕昶,工部尚书严振志,大学士宋濂,以及小部分感觉到风雨欲来的官员之外,其他大部分官员,都跟胡惟庸扯上了不清不楚的关系。
户部尚书吕昶,在元朝时期,就是做户部尚书的,几乎做了一辈子的户部尚书,他深知自己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因此,在朱元璋离开大明的当天,就直接称病在家,到现在都还在卧床不起,没有参与任何朱元璋不在时期的任何工作。
当然了,他不是装病,而是大冷天的,给自己浇一盆冷水,风寒直接就来了。
再加上年纪大了,卧床一个月,是很正常的事情。
胡惟庸去找了吕昶数次,连人都没能见到。
吕昶在卧床养病之前,告诫了户部内的所有官员,一定要学会明哲保身,万万不要自误!
他言尽于此,户部的那些官员听不听,他管不了。
中书省衙署内,胡惟庸背着双手,站在一众官员面前,傲然开口问道:
“吕昶还是告病在家?
“病情没有丝毫的好转?
户部的几位官员开口回答道:
“回大人,我们都没能进吕尚书的家门,他的管家说他现在病情日益严重,恐怕是要不行了!”
“亨!
“自取死路!
陛下命我胡惟庸监国,户部尚书吕昶居然敢跟我离心离德,不配合中书省处理政务。
“传令下去,所有户部主事及以上的官员,一会儿到我府上小聚!”
“陛下一去这么久,今年的秋粮和秋税还没收上来!’
“在陛下回来之前,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办妥了!
“那些账本要怎么处理,你们应该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