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如何才能解决大明通行宝钞贬值的问题?”
“现在大明宝钞贬值,是因为咱大肆发行宝钞,导致大明天下间的钱太多!
“那二哥,咱是不是可以严格控制大明宝钞的发行量?’
“不印那么多,就能解决了?”
朱元璋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一点。
“对啊二叔,既然是因为大明通行宝钞发行太多才导致的问题,那就按照父皇说的,严格限制大明宝钞的数量,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了?”
道理很简单,朱棣,太子朱标两人也很快就想到了。
朱裕摇头失笑道:
“办法确实很简单!,
“但你们在座的几位,或者说大明满朝文物百官,有谁能给出一个大明每年需要印制宝钞数量的具体数字?”
“严格限制?
“说起来很简单,那到底要限制到多少数量才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朱元璋疑惑道:
“极端一点,直接不发行,甚至每年只印几十万量,不就能解决了吗?
“只要能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不就能解决大明宝钞贬值的问题吗?”
“怎么还需要具体的数字?”
朱裕哭笑不得道:“重八啊,二哥刚刚已经跟你说了,大明天下间的钱不能太多!”
“现在再来告诉你通货膨胀的反面!
“这大明天下间的钱,同样不能太少了!”
“太多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
“而如果太少,同样会引发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点都不亚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危害性!
“毕竟,通货膨胀说到底,就是大名社会的总需求,大于社会的总供给!”
“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会出现什么问题?
“通货膨胀是钱太多,要购买的货物不够!
“而如果钱太少,而货物又太多,百姓们手里没钱,都不想买东西,又该怎么办?”
“跟通货膨胀相反的,就是通货紧缩!
说到这里,朱裕喝了口水,沉默了一会儿,给朱元璋几人消化的时间。
毕竟,这些经济知识,是几百年后才会有的知识,这个时代的人想要理解,必须要好好思考才行。
过了一会儿后,朱裕继续开口道:
“总需求大于总供.....
“用朕刚刚举的那个例子来解释,就是朕和重八想要购买的粮食总数量,大于棣儿能提供的粮食总数量!”
“朕和重八手里都有钱,但棣儿手里的粮食只有那么点!
“就是我们的需求,大于棣儿能提供的供给量!
“而如果我们想要购买的数量,棣儿手里刚好就有那么多,那就是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这个时候物价不会变化,不会贬值!”
“然而,这只是例子而已,实际大明的社会中,怎么可能刚好需求等于供给?
“没有人能算的出来两者相等的具体数字!
“这两者之间最好是趋近于相等,可以稍微大于,也可以稍微小于,但绝不能波动太大!”
“否则绝对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