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的治理之下,明朝休养生息恢复实力,已经隐约有了强国的苗头!
但是经济上的不足令整个王朝举步维艰,于是朱元璋打算从经济方面制定一些政策做出弥补,帮助推动初期的明朝尽快步入正轨。
首先,朱元璋便想到了印发纸币这项策略。
很自然的,朱元璋就盯上了元朝的纸币政策。
元朝的统治存在诸多弊端,天灾不断,不够重视百姓的生活状况,思想过于狭隘等等。
但是元朝还是有优点的,在发行纸币这件事上他们做得非常成功。
元朝在发行纸币的时候依据的是国库中现存的金银数量,而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发放,那样必然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元朝的纸币政策比较完善,纸币的运行也非常有秩序。
华夏最早的纸币在北宋时期出现,当时被称为交子。
纸币可以方便人们携带,尤其是路途遥远的商人。
明朝初期还在将铜钱作为流通货币,可是铜钱价值低,且又笨重,实在不宜携带出行。
于是朱元璋也在计划着发行纸币,缓解燃眉之急。
朱元璋出身寒微,他生在农民家庭,没什么文化。日子难熬的时候还曾沿街乞讨。正是这样一个人,他凭借自己的个人实力一步步坐上了起义军首领的位置。
并且带领手下的人在南京建立起新的政权,推翻了原先元朝的统治。在明朝建立之后,多地农民起义军尚未平息,明朝便投入了大量资金维护社会秩序,努力建立起稳定的封建王朝。
但是.此时的明朝财政状况本就堪忧,哪里有那么多钱用于作战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决定发行大明宝钞以缓解现在的经济窘况。
可是朱元璋毕竟出身不高,对发行纸币的了解有限,所以后来才会使得大明宝钞成为了明朝的拖累。
朱元璋在发行大明宝钞的时候没有任何依据,不像元朝是按照国库中的金银价值来发行纸币的。
朱元璋只是根据当时市场中的空缺来发行,所以在大量大明宝钞流入市场之后,很快便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局面,物价飞速上涨,宝钞的购买力下降,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再使用宝钞。
后来的统治者也在寻找对策,增强宝钞回笼的力度,减少市场中流通的宝钞数量,但是依然于事无补。
后来随着海外贸易繁荣,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民间便彻底放弃了大明宝钞,转而使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
明朝的纸币政策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归根结底,之所以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明朝在发行纸币时没有建立完善的准备金制度,所以才会让大明宝钞陷入僵局。
在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稳,为了减少军事开支,尽早休养生息壮大实力,所以便实行了海禁政策,断绝了民间的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