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弘治16年的时候,因为民间对于宝钞失去信心,弘治皇帝下令开铸弘治通宝,实质上是从官府层面确立放弃大明宝钞的货币地位。
.....
“二哥啊,咱真的是穷怕了!
“而且,咱这么做,也是真的没有任何办法!”
“朕知道你确实没什么办法!”朱裕表示理解。
“不过,理解归理解,但朕还是要让你明白,大明通行宝钞的最大弊端!
“朕之前说过,宝钞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以朝廷和皇帝的公信力为主的信用货币!
“天下百姓相信朝廷,相信皇帝的信用!
“所以才会去使用!”
“但信用是会消耗掉的!
毕竟,想要维持宝钞本身的实际价值,单靠朝廷的公信力,是肯定不够的!
“因此,想要长久的维持宝钞的实际价值不编制,就必须要有跟宝钞相对应的黄金,白银,铜这些贵重金属作为宝钞的支撑!
“蒙元初期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所以货币实际价值平稳了很久!’
“因为,蒙元帝国设置平准行用交钞库!
“设置这个的目的,就是准许百姓随时用手中的宝钞去兑换相应价值的金银铜!”
“并且,在蒙元帝国收取各种税收的时候,也是主动用宝钞来对税额进行结算!”
“通过这种准许百姓随时随地根据自己需求去以宝钞兑换相应价值的黄金、白金,黄铜的做法,以及蒙元帝国朝廷积极推行宝钞制度的做法!’
“大大的增强了朝廷的公信力,更增强了蒙元帝国宝钞的可信度!”
“百姓自然非常乐意使用!
“然而反观大明呢?”
“重八,你可知道大明宝钞制度,最大的弊端是什么吗?’
朱元璋调整了一下坐姿,摆出一副认真听课的姿势,开口道:
“二哥请讲!
朱裕直接道:
“大明通行宝钞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只进不出!
“朝廷发行大明通行宝钞支付俸禄军饷,同时也用大明通行宝钞向民间收取物资和金银储备!”
“但是,等到朝廷收取百姓税收的时候,上到朝廷百官,下到民间收税的胥吏,却都仍然以收取粮食布匹,以及金银财宝为主!
“仅仅只收极其少量的新钞,或者干脆根本就不收大明宝钞!”
“而且,最让百姓愤恨的是,大明居然还拒绝百姓用宝钞兑换朝廷相应价值的黄金,白银和铜!”
“重八啊,你可是大明开国皇帝!
“你可是大明的九五之尊!
“你自己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用你自己的公信力,大明朝廷的公信力发行的宝钞!”
“但是到头来,你居然不认了!”
“重八啊,你这可就真的太过分了!”
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只发行了这一种“大明通行宝钞”!
而且宝钞的印制权和发行权一直是集中在朝廷,这种高度统一性是前所未有的。
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明代朝廷曾经颁布倒钞法。
在各地设置行用库进行昏烂钞的收换。
四年后,又对调换昏烂钞的界限进行了具体规定,凡是票面金额和文字可以清晰辨认的宝钞都可以继续进行使用,不允许对使用旧钞购买货物的人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