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声音打破了朱元璋的思索。他的目光坚定,语气坚决。
朱裕看向朱棣,微微笑道:“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大明能够全面借鉴大乾的经验。”
“尽快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工业体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全社会的支持,避免一切可能的阻力。
朱棣闻言,目光闪烁,他看向朱元璋:“父皇,儿臣认为大明确实有必要加快工业化的步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照搬大乾的模式。”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我们需要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
朱元璋刚刚准备回应朱棣的话,一旁的朱标却开口打断了他。
“我与朱棣兄的看法有些不同。
空气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朱标平日里沉稳且内敛,少有如此直接的表示意见,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他皱着眉,思索片刻,然后继续说道:“大乾帝国的工业化模式,有其成功之处,我们无需重复犯过的错误。“只要我们保持谦卑,虚心向他们学习,我相信大明的工业化进程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
朱裕轻轻点头,意料之中的争论,他虽是朱元璋的二哥,但他更是大乾帝国的皇帝。
他明白,无论是朱棣还是朱标,他们所争论的,都是大明的未来,他们各自的立场不同,却都为了大明的前途朱棣却并未就此作罢,他对朱标的观点有些不满,认为过度依赖外来的经验和模式,可能会丧失大明本身的特色和优势。
他直视朱标,冷静地反驳:“大哥,我并非说我们不需要借鉴外界的经验,我要说的是,我们不能照搬,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就像二叔所说的,我们需要避免可能的阻力,而这些阻力,可能就来自于对外来模式的过度依赖。”
朱裕轻轻拍手,鼓励道:“好,这就是我家的少年皇子们,你们的思考和争论,让我看到了大明的未来。大明的工业化之路,我想,就由你们来决定吧。
时间,工厂的气氛变得庄重而热烈。
大乾帝国的蒸汽机器继续咆哮,金属的冷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坚定的影子。
朱元璋看着朱棣和朱标,心中满是期待。
朱元璋望着工厂的后方,黑烟在空中袅袅升起,随风扬起,将大乾帝国的力量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无法想象,短短数小时的参观,竟然会让他有如此深深的感触。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他从未见过、未曾想过的世界。
“咱,咱真的是大开眼界啊。”
朱元璋轻声感叹,嘴角泛起一丝微笑。
他看着身边的马皇后,她眼中闪烁着震撼和好奇,他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来到大乾帝国,看看他的二哥是如何领导他的国家,这无疑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经历。
身边的朱棣和朱标亦是表情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