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两人准备融入这人海中,他们的目光却被集市中央的一幕所吸引。
那里,一个富贵男子,显然是个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正在被一个简朴的老者公开训斥。
那位老者的眼神坚定,语气坚硬,指责那位富贵男子的小错,声音响彻整个市集。
周围的民众并未因为这位男子的身份而退缩,反而在一旁默默观望,甚至偶尔传来几声赞同的低语。
那位富贵男子面红耳赤,尴尬不已,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得低头承认错误。
这一幕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震撼。
在大明朝,勋贵们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即使有错,也会被掩盖,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公之于众。
他转向朱裕,面色诧异地说:“这....哥,这怎么可能?
朱裕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淡淡地注视着那个被处罚的男子。
他轻声道:“大乾帝国中,没有人是绝对的高高在上,无论富贵还是平民,只要犯了错,都需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是大乾帝国的公正,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公平。
朱元璋沉默了。
他再次看向那个勋贵,那个公开道歉,接受处罚的勋贵。
他感觉到了一种震撼,也感觉到了一种启示,仿佛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他瞥了一眼朱裕,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的困惑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解答。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一条可能改变大明朝,可能改变自己,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道路。
被这场公开的处罚所震撼,朱元璋决定深入了解一番。
他带着一个身份平民的探索者的姿态,走进了这繁华的集市,走向了那些平凡的农民。
他来到了一个小摊前,那是一个卖果蔬的农妇,脸上带着勤劳的痕迹和满足的微笑。
朱元璋淡淡一笑,开口问道:“娘子,刚才那个男子是谁啊?他为何要在众人面前认错呢?’
农妇看了朱元璋一眼,微微一笑,语气平淡地回答:“那是吴公子,吴家是我们这里的大户人家。
他今日在市集中无理取闹,便被老张头给训了一顿。在大乾帝国,无论是谁,犯了错就得认。,
朱元璋心中一震,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前走去。
他询问了又一位农民,得到的回答也是如此。
无论他问到谁,答案都是相同的:在大乾帝国,勋贵没有特权。
这个答案让朱元璋的心中充满了震动。
他曾经也是从农民中崛起,对于底层人民的生活熟悉而又亲切。
他明白,这种普遍的认知,意味着朱裕的理念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大乾帝国的人民中。
他在心中默默地打定了主意,他要引导大明朝走向一个全新的方向,引导他的国家走向公平和正义,走向真正的平等。
朱元璋最后来到一个老者面前,老者看着他,目光中充满了智慧。
“只有当勋贵失去特权,国家才会有平等。”老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