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上,南风王对于战俘之事进行了安排,果真如顾凌惜所料,培林国被划定为南风国的封地,而培林王以及家眷则被安置在京郊,南风王赐了他粮田万亩及大宅一所,并封了培林王为安乐侯。
而对于培林国,南风王现在在自己的皇子中思索着,原本不能成为太子的皇子到了一定年纪都会被派往封地,这两天南风王正思索着要派谁去,几个皇子中,陌倾城是嫡长子,但是皇后已薨世,南风王迟迟不肯册封陌倾城,其实就是他知道,陌倾城没有靠山,凭着他自己也无可奈何。
但是现在陌倾城有了顾北年做靠山,南风王知道早晚顾北年会扶着陌倾城成为太子,成为未来的储君,其实南风王自己是明白的,论宗法礼教舆情,陌倾城就应该是太子,而且陌倾城确实是有才能,但是他又不想辜负了纯妃。
纯妃是大王爷的生母,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女人,早晚南风王会封纯妃为皇后,那么如果没有陌倾城的存在,大王爷也就是储君的人选,因此,这储君之位其实就是陌倾城与大王爷之间的争夺。
如果没有顾北年,可能现在南风王也在考虑要不要牺牲陌倾城,但现在有了顾北年,南风王已经不敢再轻易对陌倾城下手了,但是让他牺牲大王爷,说到底南风王在这两个儿子之间一直在徘徊,如何取舍。
而今培林国这块封地的问题让南风王在几个儿子当中取舍了良久,培林国是陌倾城和大王爷出征得回来的,其实正常是应该把培林国赐于陌倾城或大王爷,但是他们二人不管是谁得了培林也就意味着彻底失去储君的竟争取。
而不管是谁去了培林国,以培林的军力和国力,说不定哪天会成为南风国的心头大患,因此,南风王格外的小心这次分配。
“顾将军觉得培林的封地问题有何更好的安排呢?”南方王看着顾北年。
顾北年微微一笑:“皇上,臣以为,培林的封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几位皇子中,臣倒义为二皇子北王大婚将至,婚后可前往封地,而他的封地可以是培林国。”
南风王微微皱眉,要说如果将封地赐给二王爷陌倾北倒也不失是个好主意,二王爷也算得上是没有什么背景的皇子,但是二皇子现在和司徒静尔已经定婚,也不算没有靠山,但靠山不算大,想必也担不起风浪。
可是如果让二王爷去了培林国,那么留下大王爷和陌倾城那势必还是一场腥风血雨的争斗,手心手背全是肉,南风王此时的心七上八下,如同针扎一般的难受。
“让朕考虑考虑一下。”南风王淡淡的说道。
下朝之后,南风王单独邀请了顾北年,他想再一次与顾北年确认一下去培林封地的人选。
南风王与顾北年一同喝茶:“北年啊,你说这培林封地一事你真的觉得让二郎前去最为合适,可是如果这样的话,留着四郎和大郎在京中,一山不容二虎呀,当然,现在四郎有你做靠山,册封是早晚的事儿,可是大郎这边可怎么办呢,北年呀,虽然四郎是你的女婿,可是大郎是纯妃的儿子,朕对于纯妃有太多的愧疚,实在不想为此太伤大郎呀。”
顾北年不傻,看来南风王是在跟自己打感情牌,他想保住大王爷,他也知道,顾北年是想挺陌倾城的,他怕顾北年太过于心狠,到时让大王爷无法收场,因此也只是提醒顾北年而已。
顾北年微微一笑:“陛下,大王爷和四王爷都是皇子,只是四王爷是嫡长子,宗法、礼教、舆情都应该是站在四王爷这一边的,不管怎么做,他都应该是太子的天选之人,陛下应该 也知道,不管如何,陛下都不该逆天而为,而且臣相信,陛下只是内心不舍而已,不是真的想逆天吧。”
南风王点点头:“北年呀,我明白你的意思,朕也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再等等过一段时间,给四郎册封,让大郎支蕃,眼下培林国就让二郎去吧。”
顾北年点点头:“陛下圣明,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
南风王抬起头,看着顾北年:“北年有话尽管说,你是我南风国的战神,有你就有我南风国的国富民强,你有什么事儿尽管说。”
“城王小妾之子年逾五岁,尚未有名字,其实陛下可否考虑一下给这孩子赐一名字,他毕竟是王爷的骨肉。”顾北年淡淡的说道。
“北年呀,你是说你能接受那个孩子?”南风王很是惊讶,一向霸道的顾北年能够接受自己女婿有个小妾的孩子。
顾北年微微一笑:“孩子是龙嗣,是皇家血脉,本没有错,有错的只是他的生母,根本那个生母就是多余,所以,去母留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