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梦回玄武门 > 第39章 唐高祖李渊最后一博,让李世民建天子旌旗!

第39章 唐高祖李渊最后一博,让李世民建天子旌旗!

玄武门之变的爆发,唐高祖李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是在继承人的选择上,李渊对立长还是立贤的问题摇摆不定,一边支持太子李建成,一边又想利用秦王李世民打天下,轻言许诺让秦王当太子。

其次是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权的过程中,李渊不仅没有缓和矛盾,反而让矛盾进一步升级。

秦王李世民南征北讨,声望和实力已经超过了太子李建成,本应该限制秦王的势力,李渊却又封他为天策上将,任命为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获得了潼关以东的管辖权。

这样一来,李世民名义上不是太子,实际上比太子李建成的权力还大,让没有实权的太子李建成如坐针毡。

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给秦王下毒,想要除掉秦王李世民的时候,李渊又没有追究,让这件事大事化小。

险些丧命的李世民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一颗复仇的种子在心里萌芽!

对于一个老父亲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并不想失去任何一个儿子。

然而作为一位帝王,李渊需要杀伐果断,及时处理好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问题。

只是很可惜,李渊又走错了一步!

得知太子和齐王给秦王李世民下毒,李渊为了安抚二儿子李世民,竟然让他到洛阳建立天子旌旗,让大唐一分为二。

单看表面意思,是李渊宅心仁厚,宁愿分裂国家,也不愿意让儿子们互相残杀。

但是仔细分析,就能看出来李渊极深的城府!

如果李世民答应下来,就表示他有不臣之心,早就想谋取太子之位。

如果李世民不答应,那么李渊就会站出来讲和,表示李世民主动放弃权力争斗,让李建成顺利继位。

这件事无论李世民怎么做,都不是正确的答案!

早在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为了全心全意对付秦国,让小儿子赵何继承国君之位,自己退居主父。

然而,赵国有了新国君之后,就逐渐忘记了他这位主父,做起事来处处受限制。

所以,赵武灵王将赵国一分为二,将代地封给长公子赵章,名义上是公平对待两个儿子,实际上是想重新夺回权力。

只是很可惜,赵惠文王赵何年纪虽小,却是一个有能力的国君,他一开始步步退让,让哥哥赵章暴露野心,直到发动政变。

政变很快被赵惠文王平息,赵章逃到了赵武灵王居住的沙丘行宫,请求父亲的庇护。

然而赵惠文王还是命人闯入沙丘行宫,斩杀了哥哥赵章,并且让人关闭行宫大门,阻隔与赵武灵王与外界的一切联络。

曾经在战国时代叱咤风云的赵武灵王,带着未能攻灭秦国的遗憾,活活饿死在了沙丘行宫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父子互相猜忌,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一幕,即将在初生的唐王朝上演。

秦王李世民跪在地上痛哭,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有二心,愿意终生留在长安侍奉父亲李渊。

其实李世民心里明白,他如果同意去洛阳建立天子旌旗,随时都有可能没命,如果让大哥李建成继位,下场也会很惨。

最是无情帝王家,摆在李世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发动政变,除掉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让贤。

这件事看起来容易,但是对于当时的李世民来说,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任务。

因为当时李世民手中只有八百府兵,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也不在身边,心腹大将都被李建成调走,实力甚至不如太子李建成的两千长林兵,更别提三万长安禁军了。

好在有一个天大的机遇降临,给了李世民放手一搏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