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梦回玄武门 > 第66 章 李世民偏爱魏王李泰,差点让玄武门之变重演!

第66 章 李世民偏爱魏王李泰,差点让玄武门之变重演!

嫡长子李承乾是让李世民最心痛的儿子,三子吴王李恪是李世民最器重的儿子,九子晋王李治是最后继承大统的儿子!

然而他们都不是李世民最喜爱的儿子,李世民最喜欢的,是体型肥胖,爱好文学的嫡次子李泰。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先后孕育了三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和九子李治都仪表堂堂,只有魏王李泰从小肥胖,不能骑马射箭,只会埋头读书。

说起来也怪,马背上长大的皇帝李世民,偏偏喜欢这个爱读书的儿子李泰。

单看李世民给他封他职位和爵位,就知道有多偏爱他了!

诸王之首的魏王、雍州牧、扬州大都督、越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封地最多的时候达到二十二个州,比其他兄弟加起来都多。

而且还可以乘坐轿辇入朝,百官必须参拜。

要知道,当时的李泰只有九岁,就已经获得了这样的地位,不仅比三哥吴王李恪多的多,甚至在赏赐方面超过太子李承乾,也为后来李承乾与李泰争夺太子之位埋下了隐患。

始作俑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作为当年玄武门之变的胜利者,李世民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洛阳之战胜利后,唐高祖李渊册封秦王李世民为天策上将,食邑增加到三万户,加封为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等于把一半的江山交给李世民管理。

这样一来,太子李建成坐不住了,担心弟弟李世民威胁到他的太子之位,齐王李元吉产生了嫉妒心,也卷了进去,最后引发了玄武门之变。

现在的局面何其相似,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李世民亲手造成了李承乾与李泰争夺太子之位的局面,而且过度宠信魏王李泰,给李承乾摆下了一道难题,最后只能铤而走险的造反了。

可惜的是,李承乾没有父亲李世民那样的人格魅力。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身边文有房玄龄杜如晦出谋划策,武有尉迟敬德高士廉万夫莫当。

到了李承乾这里,只拉拢到了一个利令智昏的侯君集,还有原来大伯李建成的党羽李安俨,剩下的都是一些纨绔子弟,像汉王李元昌和驸马杜荷这样的人都难以大用。

面对李世民这位政变界的祖师爷,结果显而易见,只是没有想到,政变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李世民的第五子齐王李祐也想做皇帝,还天真的以为他的四叔齐王李元吉失败了,他这个齐王就一定会成功。

然而,李祐的人品比李承乾还差,他在齐州造反的时候,没等到李世绩的平叛大军赶到,就被普通官吏给抓了,最后被李世民赐死。

李祐这么一折腾,反倒是把大哥李承乾给坑了,因为他们招纳党羽的时候,都招了同一个人——纥干承基!

这位大哥可是一个牛人,不仅是一个人打两份工,还见证了李世民三个儿子的陨落。

听名字也知道,纥干承基是草原人,起初是太子李承乾的东宫卫士,为了拿更高的工资奉命去刺杀魏王李泰,面对李泰二百多斤的庞大身躯,他竟然把毒箭射歪了,还谎称李泰有帝王之相。

李泰把遭遇刺杀的事汇报给李世民之后,纥干承基被全城通缉,于是跑到了齐州齐王李祐那里,准备再干一票更大的,结果又把霉运传给了齐王李祐,导致李祐被杀,太子李承乾的谋反计划被泄露。

李世民赐死齐王李祐的时候毫不犹豫,却在长子李承乾的问题上犹犹豫豫,因为李承乾是他期望了十七年的太子储君,也是他和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儿子。

李世民面对堂下跪着的李承乾痛哭流涕,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威严的帝王,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

然而,李承乾却笑了,他终于不用活得那么累了,十七年了,太子之位的就像一个千斤重担压的他喘不过气了,现在终于可以放下了。

最终,李承乾被流放黔州,两年后抑郁而终,年仅二十七岁。

这可能就是做千古一帝儿子的代价吧!

经历了这件事,李世民仿佛老了十多岁,从一个意气风发、无所畏惧的英明君主,变成了一个畏惧死亡得老人。

面对跟随太子李承乾谋反的那些人,李世民再度陷入了犹豫,按律这些人都应该诛九族,但是李世民却下不去手。

侯君集,是跟着李世民二十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王李元昌是李世民的亲兄弟,赵节是李世民的亲外甥,杜荷是李世民的女婿,已故的右仆射杜如晦的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