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这边刚来到诗词长廊,那边钱壮便急忙跑过来说有一个自称秦渊的老头来了,貌似还很受欢迎,那些读书人都围了上去。
杨旭又立即折返回去,果然见到秦渊站在一众学子中间,谈笑风生。
“秦老,别来无恙啊,你的到来令我们兴隆商行蓬荜生辉啊!”
杨旭走向前去很是开心地说道。
“杨小友生意兴隆啊!”秦渊笑道。
众人听到秦渊喊杨旭杨小友心里很是惊讶。
“谢谢秦老,里面请,最近我偶有所感,写了一些诗词挂在后面的走廊上,想着请大家伙一起交流看看,给点意见。”杨旭邀请道。
“老夫来此也是冲着你这诗词品鉴来的,只是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别出新意的诗会。”秦渊自从来到兴隆商行就被眼前的一幕幕看呆了。
那一排排彩旗,一条条横幅,当真是夺人眼球,尤其是里面这些冰块,更是让秦渊震惊得无以复加。
原先在长安做官的时候,夏天也曾得到过皇上的恩赐,赏了一些冰块,没想到杨旭竟然能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冰来,当真是奇迹啊!
还有那青山醉,秦老上次已经喝过了,对这个味道那是久久难忘,以至于现在秦老都不想喝外面的酒水了。
只可惜自己来晚了,青山醉已经卖完了,就连预定也要排到一个月后了。
一众海阳县青年学子也跟着去秦渊和杨旭身后往后院走去。
一些群众也想去看看热闹,因此也跟着学子身后去了,不过很大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吃了冰沙,喝到免费的青山醉后都离开了。
不过随着他们的离开,在兴隆商行的所见所闻也被传了出去,因此又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尤其是夏季里那冰块更是引得来此的人拍案叫绝,大呼神仙手段。
等众人来到后院的时候,便看到走廊两边悬挂了一排用红布蒙着的框子。
“诸位,这些诗词都是我闲暇时所作,希望大家不吝赐教,我们先来看这第一首诗,名为《月下独酌》”
杨旭说完便揭开了蒙在上面的红绸布。
秦渊站在最前排,苏琴这个时候也跟着过来了,一起看了过去。
其他人虽然也想凑到前面去,但是秦渊在那里站着呢,因此只能围在后面欣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苏琴小声诵读一遍。
秦渊抚着胡须,也是在心中反复吟诵,尤其是开头那两阙,当真是妙不可言。
宋世仁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何等的孤独,又何等的洒脱!
杨旭看到众人的反应,心里一笑,这把妥了,想来经过这些文人的传颂,兴隆商行,尤其是青山醉必定能一炮而红。
杨旭选得这些诗词,都是体现酒元素的,自然是想让人提起这些诗句的时候就能想到青山醉。
“好诗,好诗!杨小友果真大才啊!”秦渊连连夸赞道。
“秦老谬赞了。”杨旭谦虚一笑。
“你等也好好欣赏一番,对你们今后做学问可是大有裨益啊!”秦渊对身后这些学子说道。
“是!”宋世仁等一众学子纷纷应道。
秦渊又看了一眼才恋恋不舍地让出了位置,苏琴也跟着一起退到一旁。
此时苏琴看向杨旭的眼神都充满了小星星,如果放到后世,估摸着苏琴就要大声喊出:杨旭偶像,我要给你生猴子!
杨旭被苏琴看得很不好意思,毕竟这些诗词都是自己白嫖的,虽然知道这个时代没有李白,但是杨旭还是有点心虚。
秦渊也看向杨旭,从诗中秦渊看出了杨旭的孤独和豁达,是那种不被理解的无奈,种种复杂的情感纠结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心里哀叹。
自己又何曾被人理解了呢?仕途上的碰壁,想要变革,让景朝变得更加美好的志愿,都随着那一次交锋而烟消云散……
人群中不时传出对杨旭的盛赞,更有的人拿着纸笔趴在地上将这首诗誊抄下来。
杨旭见苏琴一直盯着自己看,只好转移两人的注意力,开始看向下一首诗。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首七言诗,但是其中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腻。
秦渊看到开篇眼神便是一亮,接着看下去心